七十五:黑影(1 / 2)

鐵部傳來敲打聲讓兩人停下,今天是道士他們出關的日子,下午應該就會趕來。張縱橫和通天出來的時候,道士和冥血正在依據妖國或者說龍提供的資料做幾件這個世界的本土武器,當然依據幾人的習慣會有所改變,比如把弓箭改成彈丸,這是張縱橫的習慣,在原本的世界弓在中國最早射的不是箭,而是用泥土燒成的彈丸,隻是這個技藝對弓手的要求太高再加上彈丸的殺傷力難以和鋒利的箭頭相比,所以射丸這門技藝退出曆史舞台。

對於曆史感興趣的張縱橫對這段曆史曾經感慨萬千,如果那個時候的人會煉鐵,知道鐵水從高處落下會自動變成球體,那麼製作更加簡單攜帶更加方便的彈丸會不會為這門技藝在曆史上掙得一席之地呢。

據《魏書》記載“出為南青州刺史。後蕭衍鬱州遣軍主徐濟寇邊,康生率將出討,破之,生擒濟。賞帛千匹。時蕭衍聞康生能引強弓,力至十餘石,故特作大弓兩張,送與康生。康生得弓,便會集文武,乃用平射,猶有餘力。其弓長八尺,把中圍尺二寸,箭粗殆如今之長笛,觀者以為希世絕倫。弓即表送,置之武庫。”

北魏宣武帝時期一斤相當於222.73克,一兩等於13.92克,古代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1兩=24銖,也就是說當年的武將奚康生將敵軍的將領俘虜後,敵軍的皇帝梁高祖武皇帝蕭衍聽說奚康生善用弓箭,於是打造了一把十石弓也就是267276克的弓送給奚康生,本以為這世上無人可以用此弓箭,想以此弓亂其心以期望擾亂敵人奚康生的內心以達到其他目的,結果奚康生拿著就射,射完之後表示非常好用,以後逢敵便射,逢射便用此弓,敵人紛紛應弦而倒。

張縱橫當年讀到此處時很想對這位死了快一千五百年的將軍說“你丫的是龍傲天嗎?你這麼**,你家皇帝知道嗎?”

不過他家皇帝還真知道,最後殺他的時候派了十名高手鎖住他,而且很有可能是在酒醉下藥後鎖的。

但是張縱橫更想知道的是,如果這位將軍射的不是箭而是鐵彈丸會怎樣呢?“箭粗殆如今之長笛”,這樣的箭一人一馬一次能帶多少?將軍的個人武力在戰爭中更多的是起威懾和破壞敵軍指揮的作用,但是如果是鐵彈丸的話,一人一馬帶個兩三百顆不成問題吧,而且以一把兩百六十公斤的大弓射出威力不比箭差吧,如果將軍的體力足夠的話是不是可以一個人、一匹馬、一張弓、一袋子彈丸打贏對麵一個小規模的軍隊呢?而得多囂張。

隻可惜那時這門技藝那時已經消失了,而在輪回空間這門技藝似乎有機會重新出現在世人麵前。

遠處飛來一個透明的小點在它周圍光線被不段的扭曲,當它飛到妖國之上時,妖國的結界被瞬間洞穿,這一下把眾人跟眾妖嚇尿了,妖國的結界怎會如此不堪,如此正大光明的攻擊竟然一直到擊穿結界才被發現。

不過很快無數的絲線開始阻攔那個透明的小點,跟著無數的光線和劍芒跟隨其後將之粉碎,不過在這之前,總算有人看明白了那是一個類似玻璃做的小球,但那肯定不是玻璃,因為就算是最硬的鋼化玻璃也不可能打破結界,這是一個物質的強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