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帝女降(1 / 2)

李重潤聽見這話了,先是一愣,可說是怕什麼來什麼啊!他也知道回了京這等事避不過,但在他看來確實太早了些,因此便青著臉,吞吞吐吐地幹笑道:“皇祖母若是問兒臣我……我也不敢在禦前稱謊……仙兒還小,如今就讓她出降,我是舍不得的……”

武曌一看她這張臉上現了委屈相,倒是覺得好笑,知道他是篤愛此妹,便拂扇笑道:“我還不知道你舍不得她麼?隻是男婚女嫁之事到了時候,就總是要有個結果的!她也總不能守著你這個哥哥一輩子吧?!你想,咱們仙兒再十來天就過十五周歲的生日了!總該及笄了吧?!這及了笄就該議婚!普天下不都這樣麼?”

“到時候即便咱們舍不得她,不願意讓她出降,那朝臣們也不幹啊!到了日子朝堂上就必要廷議她的婚事,你們身為皇家之子,這等事就是朝政!這……可是你們躲不過的!照理說公主、郡主是十三歲及笄當年就該廷議出降之事了!前朝太宗時,更是有幾個公主,不滿十歲就都已經廷議了婚事了!在仙兒這兒,及笄、議婚都已經晚了兩年了!可不能再晚了!”

說著,武曌一指身旁的太平公主又道“你可知道當初朕硬留你姑母太平……不願意讓她出降,朝臣們嫌你姑母晚婚,那催婚的上疏是天天都有啊!朕和你皇祖以她出家為由壓下多少朝議,也才留她到了十六歲而已?!你那幾個姐姐也沒有誰是留到十六歲才出降的啊!”

“朕也不妨明告訴你,當初朕選延基、崇訓、崇簡和你一道讀書,就是要選出他們當中的兩個來……一個尚永泰仙兒、一個尚安樂裹兒的!原本這事朕自行擇定了主婿,降製成婚也就是了!可我不願意強配出婚姻來,這等事曆朝曆代勉強不出好事!尤其是永泰和安樂都是你父子的心尖肉,若是她們兩個婚姻不睦,往後的朝政都能平白惹出大亂子來!”

“因而我算是破了例,讓他們和你一道讀書,由你判斷哪個好!你熟識你兩個妹妹的秉性,你選了總比平白指配的好!”

李重潤聽罷,不由得長歎一聲,卻也知道武曌這麼一番做法,以皇室來說確實是給足了李仙蕙姊妹餘地了,也確實不能再寬了!除了太平公主當初初婚自選以外,這回李仙蕙的婚事確實堪稱前無古人了!

其實出於本心,李重潤倒是想說擇選繼魏王武延基。相處了這麼些時日,武延基是怎麼一個細致縝密的人,李重潤是看在眼裏、感在心頭的。且武延基為人也是極其溫和體貼,不是常人可比!若說愛妹,李重潤堪稱極致之人,照理說,找擇配其妹之人的毛病,他是有能耐揪出一大把的!但是至於武延基則不然!

武延基不是完人,也有毛病,有時候性格過度綿軟,是能甘願找著氣受的,有時難免讓人咬牙恨他不爭!又好過度藏拙,明明是幫忙做好事卻私下辦了從不張揚,結果總是自個兒吃虧,不落好名聲不說,還平白惹人嫌他……

但這些個毛病偏偏若是放在李仙蕙身上,倒顯得是好事……

他是自幼一道長大的親哥哥,自然知道李仙蕙看似溫婉,但實則自幼受父母和兄姊的寵愛,其實私下是有些個乖張脾氣的!且嘴上極不饒人,遇上親近之人,倒是少有退讓的時候!一旦起意要論成敗,不論有理沒理,就是一定要贏的!這裏頭的強悍勁兒,李重潤當哥哥的都常常受不了!且其人性情固執至極,不是常人能扳地過來她的!滿朝皆讚她賢良,也不過是李仙蕙女紅出眾頗有名聲,也少有失體之事讓外人抓出把柄罷了!

可這終究是李仙蕙的終身大事,就這麼說了要擇武延基,李重潤倒也不敢冒言……

但見他思索半晌才幽幽對武曌言道:“兒臣心裏雖也有了個人選……,然太子殿下還在河北,皇祖母也是知道仙兒至於太子殿下是怎麼個分量的,我等諸弟兄湊一塊也沒她得太子殿下鍾愛啊!因而此事甚大,不是兒臣有膽量判斷的!”

“不過兒臣眼下倒有個主意……,既然皇祖母疼愛仙兒,莫不如創個先例,以仙兒壽誕、笄禮為始,由兒臣我作個東主

,以紫欄殿鎮瀾燈下紫瀾泉的水好為由,效法當年王羲之等人蘭亭修禊之會

,設一常開之集,專邀眾府擇配尚主的王子、郡王集會於紫欄殿。令仙兒以文辭自擇佳偶豈不美哉?!也不單是仙兒,依陛下所言裹兒的婚事也要近了,有此流觴之會,裹兒亦可自擇主婿!”

武曌一聽,擊掌稱善道:“妙!妙!正合朕意!如此一來也不單是永泰、安樂二主擇選主婿之事了!你那太孫妃,乃至於重福、重俊的王妃,咱們亦以此常開之會擇選而出……豈不妙哉?!亦可謂是宮中的一樁美談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