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顯德元年正月十五日夜,郭威病死於滋德殿,享年五十一歲。和曆朝曆代的慣例一樣,皇太子柴榮在郭威的棺前即位,成為了後周王朝的第二任皇帝。
有人悲也有人喜。北漢劉崇聽到這個消息幾乎高興的蹦了起來,他顧不得整天擺著的皇帝威嚴,咧著嘴大笑起來,雙手顫抖。過了好久,他才冷靜下來,他本想立即發兵,可是仔細想想自從漢乾佑四年晉州之戰後,大漢實力大損,自己能夠出動的兵馬頂多三萬,恐怕難以一舉滅掉周。他猶豫一下,還是決定派出使臣,帶上金銀布帛出使遼國,去求他的耶律叔叔出兵相助。
大周的崛起對遼國是一個大大的威脅,看著北漢的使者,豐厚的禮單,遼穆宗耶律述律整日醉眼迷離的雙眼亮了起來,毫不猶豫地派武定節度使、政事令楊袞率領一萬鐵騎兵和奚等部五萬人相助。
劉崇大喜,會合遼國援軍,出團柏穀,直撲潞州而來。
昭義節度使李筠接到探子回報,怒不可遏,罵道:“劉崇這老匹夫,太不講道理了!我國正在喪期之中,竟是毫不顧恤,乘喪動兵。在他以為我國剛才沒了國主,今上年紀尚輕,又是初登大寶,正是人心疑貳,守備鬆懈的時候,乘機進兵,必可獲勝。嘿嘿,有我李筠在,豈能任你這老匹夫前來猖獗!”
營中眾將無不憤慨,穆令均出列大聲道:“末將願為先鋒,殺他個有來無回!”
李筠大喜,當即便傳下將令,命部下軍馬,齊集教場伺候出戰。
等傳令兵和諸將出去之後,李筠幕僚閭丘仲從他身後閃出來,小心奕奕地道:“大人,如此是不是魯莽了?我們還不知道劉崇有多少人馬,如何布置。如此貿然出擊,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李筠看著閭丘仲,點了點頭。他對這個幕僚最滿意的地方,就是有問題,他不在他的部下麵前提出,顯示才能,而是躲在他的背影下。
閭丘仲接著道:“仲以為既然是北漢皇帝劉崇親征,又有契丹人相助,兵馬必然不少,憑著我們這區區數千人馬,恐怕是螳臂當車啊。依屬下看,我們不如多派探馬,查清敵情,然後再做打算不遲。”
李筠斜睇了他一眼,看著他一副恭恭敬敬的樣子道:“你的意思我知道,讓我固守潞州等待援軍?”
閭丘仲點點頭,李筠搖搖頭,“潞州城池堅固,我若固守,劉崇自然無法攻下!劉崇這次乘吾主新立,威望不足,內部不穩之際而大舉進軍,必然不願意受阻於潞州城下,他肯定會迅速繞過潞州,直撲大梁,到時候我大周就危險了。”
閭丘仲眼光一閃,會意道:“大人是想拖時間,為陛下集結兵力贏得時間?可是這一戰必敗啊,損兵折將,到時候難保朝中大臣攻訐大人啊。”
李筠狡獪一笑,眼中異彩紛呈,他喃喃地道:“隻要陛下知道我的心意就行了。嘿,當今聖上可不是一般人啊,別人不知,我李筠怎會不知?
探馬不必派了,要是知道北漢大軍壓境,說不定沒人敢出戰了呢,俗話說的好,無知者無畏,讓他們這樣去才好。”
閭丘仲眼中閃過敬畏之色,滿懷崇敬地道:“大人就是大人,英明果斷,高瞻遠矚,小人萬萬不及也!”
李筠哈哈一笑,一身明光鎧甲甲葉晃動,鏗鏘有聲。李筠一麵派人向汴梁報信,一麵準備作戰,留下四將各領千人分守四麵城門,然後親率六千人馬出了潞州城北門,從正麵迎向劉崇軍。指揮使穆令均率兩千人為先鋒,李筠四千大軍殿後。
穆令均在太平驛遇到了劉崇軍。劉崇遙見周兵,前來迎戰,隊伍整齊,旌旗飛揚,其勢甚為鋒銳,不願與他硬拚消耗兵力。李崇是沙場老將,略一思忖有了對策,命先鋒張元徽,率兵五千埋伏在太平驛之左;都部署邱從暉,率兵五千,埋伏在巴公原之右,等候敵兵殺至分際,聽得炮聲響亮,一起殺出,分左右截擊,不得有誤。邱從暉、張元徽一聲得令,各自領兵前去埋伏。又命大將楊袞,帶領三千人馬,迎敵周兵,詐作戰敗,引他到太平驛下。
穆令均果然中計!
穆令均不知道劉崇軍有多少人馬,隻聽李筠告訴他漢軍人馬不多,他是員勇將,見到楊袞兵馬不多,也不等後軍趕到,當先殺了過去。什麼樣人帶什麼樣的兵,穆令均悍勇,手下的兵也不是孬種,漢軍大敗,楊袞倉惶逃亡太平驛。
穆令均哈哈一笑:“契丹大將也不過如此,兒郎們隨我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