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幾日後,他得到了誰的開導,還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他竟然給冀州刺史劉敬宣寫了一封信,在信中說:“劉裕權勢越來越大,排除異己,黨同伐異,形勢越發嚴峻,功勞大的人差不多都讓他殺完了。現在,我打算對付劉裕,成功之時,希望與你有功同賞。”
他找的這些人,讓我怎麼說呢,我發現這個諸葛長民實在不會找盟友,之前找的那個劉穆之,不同意自己的作為,而後麵找的這個劉敬宣,他倒不是不反對,而是直接把信交給了劉裕。劉裕收到這封信高興呀,說:“阿壽(劉裕對劉敬宣的昵稱)果然不欺我。”
其實,找合作夥伴這個事,你得找那些有共同目的的,你現在老是找對手的好兄弟,你自己幾斤幾兩,你自己不知道?他們怎麼可能會跟著你混?
雖然諸葛長民很菜,但是,他好歹也是豫州刺史,太尉府留事,前者說明他有兵,而後者是劉裕留給他的,說明他有權。如果,把劉裕比作皇帝的話,那諸葛長民的角色就相當於監國了。權力大不大?
一個有兵有權,又打算豁出去的人,劉裕能不害怕嗎?。雖然知道,劉敬宣、劉穆之這些人或許會聽命於自己,但是難免朝中的那些名門之後不會受諸葛長民忽悠。
如果真的開打,即便自己成功了,自己現在的位置,難免不會被有心之人拿走。所以,有擔憂,那也是很正常的。
劉裕的擔憂之心,被輔國將軍王誕知道了。急領導之所急,辦領導想辦之事,這可是當手下的基本準則。所以,王誕打了一份報告上去,希望可以由他先前往建康,打探消息。
那劉裕就跟王誕說:“現在,諸葛長民,好像已經起了疑心(指劉裕已經知道諸葛長民反叛之事),現在你回去,危險太大。”
王誕這個人,我們也不是第一次認識他,他的膽量,我們也見識過了(盧循事)。所以,他說:“諸葛長民知道你對我的垂愛,如今我一人輕裝前往,就可以讓他認為,你對他的事情並不知情,也可令他疏於防備。我們成功的概率也可以更大一些。”
劉裕一聽,內心佩服不已。說道:“你的勇氣,越過王賁、孟育。”所以,準許王誕前往。
王賁,秦國名將,王翦的兒子。曾先後滅了魏,趙,燕,齊等國,足見其軍事才能。秦朝末年,爆發了農民起義,他奉命率軍南下與章邯等共圍張耳反秦軍於钜鹿。在焦灼之際項羽率援軍而來,形勢很不樂觀,敵眾我寡。但,王賁依然奮力擊殺,麵對項羽,依然沒有任何懼色,雖然最後力盡被擒。但其勇氣,一直以來就被後人佩服。
孟育此人,小弟真是不好意思。胡三省注的《資治通鑒》,也沒有任何講解,我看到其他書籍,就更沒有任何記載。問了一下度娘,才查到一個字“孟育”的人,他的名字是顧英,可他是個明朝人呀。作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應該不會知道此人才對吧。所以,小弟在此,征集,如果哪位高人知道此人任何信息,放在評論中,我一定會好好謝謝你!
好,王誕此一去,結果如何?我們明天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