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四十四節 命苦的夫妻倆(1 / 2)

說來也是奇怪呀,殺了皇帝應該會很緊張的,可是這個張貴人或許是酒勁還在。人死後,竟然淡定地叫宮女們收拾幹淨,自己呢,也在收拾衣服。

做好一切工作,就不慌不忙的哭了起來,然後叫宮女去知會大臣們一聲,就說皇帝突發疾病駕崩了。

大臣們得知消息,來到宮中時,太醫也在,看那樣子,似乎什麼事情都已經完成,便問太醫,皇上是怎麼死的?

太醫不知是收了錢呢還是被張貴人給嚇的,回答是突發疾病而亡。

然後,就沒有然後,皇帝死了,風光大葬唄!

其實,由於當時的太子司馬德宗愚昧軟弱,權臣會稽王司馬道子又相當昏庸,司馬元顯又在跟老爹奪權,於是無人追究此事。而張貴人在這件事後,也不知所蹤。

張貴人最終怎麼樣,無人知曉,反正,沒個結果,看當時的情形應該也不會怎麼樣。會怎麼樣的,是晉陵公主,要知道,她得知自己要嫁的人是謝混的時候,差點沒有流口水(純屬個人臆想哈,大話西遊)。

可是父皇這麼一死,按照孝道,理應守孝三年。所以,這個婚事就給耽擱了。

謝混似乎又成了無主之人,因此又有不少人試探著要他做女婿。有個叫袁山鬆的人,平時行為就相當不羈(人家遊山玩水吟詩作對,他呢則是唱挽歌),不過,他很欣賞謝混,跟謝混也比較熟,就想讓自己的女兒嫁給謝混。

媒人王珣可不幹了,對袁山鬆說:“你別打‘禁臠’的主意!”

那我解釋一下“禁臠”是什麼意思。這裏麵有個故事。東晉建立初期,物質匱乏,名門士族也難吃到肉。而晉元帝又特別愛吃豬脖子肉,官員們如果殺了豬,都不敢吃豬脖子肉,得割下來送給晉元帝吃。這塊肉就叫“禁臠”。後來,“禁臠”也被用作比喻已經有主的很搶手的東西,別人不得染指。

凡吃過豬肉的人都會納悶,豬脖子肉不是軟兮兮的,很難吃的嗎?要說豬身上最難吃最不值錢的,就數這個部位了。其實,那不是一大截豬脖子肉。豬脖子上有四層肉,其中有一層肉很韌、很有嚼勁。一頭大肥豬身上,頂多也隻有八兩這種“豬頸肉”。皇帝要吃當然吃最好吃的啦,怎麼會吃最難吃的呢?愛吃的蘇軾先生,曾經寫過“豬頸肉”的口感:“嚐項上之一臠,如嚼霜前之兩螯。”越嚼越有味,跟吃蟹螯差不多。現在廣東菜館裏還有“炭燒豬頸肉”這道菜。

王珣大人有意見,謝混也就沒人敢來問津。不過,很快,三年的時期就過去,然後,謝混呢也順利迎娶到了晉陵公主。一個美男,一個美女,婚後生活如魚得水,那是相當快活的。但是……

幾個月後,也就是第二年,謝混的老爹謝琰死於戰爭,結果謝混也得守孝三年,我們知道這三年得在墳墓邊過的,所以,夫妻也就沒有在一起生活啦。

真是好可憐呀。當謝混結束守孝之期,恰好又碰上桓玄篡位,國家十分動蕩,哪能好好生活?好不容易結束了,就到了義熙元年。劉裕搞定了桓玄,雖然之後盧循也在折騰,但最起碼沒有那麼亂。

他們也算是幸福的生活了八年。因為八年後,也就是謝混在路上碰到劉藩的那個時候開始,謝混又開始走背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