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裕通過這一次事情,也突然意識到劉毅的滅亡之路已經不遠,現在要做的就是好好縱容他,然後一下把他收拾了。
劉毅這個人,我們講的也不少,對他的了解也算很多,其實這小子曾經對人講過:“恨不能和劉邦,項羽生活在一個年代,這樣可以和他們爭奪江山”,這是一句多麼反政府的話?除了講這樣的話,還常常怪政府不夠信任他,不能委以重任。即便身兼數職,依然如此。
盧循一事之後,他不是打了敗仗嗎,越發覺得很多人對他有意見。其實,他這樣想是錯的,在朝中,一般名門對他還是挺喜歡的,因為他是識過字的。因為他的身世比之劉裕還算是更好些的,讀過幾年官學,識得些字。打仗,確實也還可以。其實我覺得一個人文武雙全,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比如關羽!
因為往往這樣的人就會自大。因為無論文武都可以拿得出手,而這樣的人,在什麼年代都是比較少見的。
自大的劉毅現在有這麼大的權力,就開始打算著把劉裕給趕下來。他做的第一步,便是試試劉裕。所以,再次提交奏折,認為交、廣兩州因為盧循的襲擊,急需恢複,而現在也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如果政府不嫌棄,他願意再兼任此二州行政長官的職務。
劉裕一看,同意。
劉毅一看,有門路,看來劉裕這小子還是挺軟的。所以,批複剛下來,立馬再次上書說希望任命郗僧施(名門之後,他可是郗超的侄兒,郗超可是桓溫的心腹)南蠻校尉並且兼任後軍司馬,毛修之任南郡(就是江陵)內史。劉裕也同意。
此二人可謂是劉毅的鐵哥們,至少劉毅是這麼認為的。
劉毅一看,頓時想法就更大了,想著得早些到自己的根據地,好好努力一把,找個機會帶領自己的兵馬收拾劉裕去。而現在,想要出京城得有個好理由,他不是還有一個衛將軍這個職務嗎?他走了,首都的安全誰負責?
所以,劉毅找了一個想回家掃墓這樣的借口,請求劉裕放行,而劉裕再次同意。
看到劉裕如此忍讓,有個人可坐不住了,他是誰?他就是胡藩同學。這個人還有印象嗎?當初桓玄逃跑時,就是他拉著桓玄的馬,讓桓玄一起守城的那個人。
現在,他已經在劉裕底下做事。他找到劉裕問道:“你認為劉毅這個人會願意永遠成為你部下嗎?”
劉裕聽到這樣子的問題,頓時沉默了。沉默不語,而且很久,然後實在沒有合適的回答,就反問道:“你有什麼看法?”
胡藩也不跟他客氣,直截了當地說:“行軍打仗,攻必克,戰必勝,劉毅佩服你。但是,閱讀書籍,談吐舉止,吟詩作賦,他則認為自己天下第一。現在名門望族,以及知識分子紛紛投靠於他,隻怕,他不是久居人下之人。不如,趁他回京口之際,結果了他。”
劉裕一聽,覺得有道理,然後回答說:“當初,我們一起舉兵,現在他還沒有露出罪證,自家兄弟,不好下手。”
胡藩何許人也,一聽,馬上明白,他說的是沒有露出罪證不好下手,就說明遲早會對他下手,隻是時間問題而矣。就高興的告辭離開。
那接下劉毅有何應對?他又做了什麼?結果如何?我們明天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