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說明的是,這裏講的模特不是指那些在時裝表演中走著貓步、擺腰扭臀的俊男靚女,而是指在時裝商店和櫃台前作“衣架子”的模特。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總開支中吃已不重要,穿與玩更受人青睞。於是,時裝店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時裝潮流也朝起夕伏,花樣翻新。如此一來,我這本對服裝無興趣者,也不得不接受了大量的感官刺激,加上那走道兩旁的模特如禮儀小姐和先生在夾道歡迎你的到來,你無法不去注意。
這一注意,問題也就來了。我發現這些模特,無不是按西方白種人的標準製作的。皮膚白皙,頭發金黃,睫毛粗長,女性則乳房高聳,男性則絕對的“T”型身材。無怪乎,有時我和夫人看到模特穿的服裝式樣挺帥,買下來穿在自己身上時,卻慘不忍睹。有一次,我們兩口子“老夫聊發少年狂”,走到模特跟前比高矮。我1.72米的個頭,妻1.63米的個頭,在中國應該是有普遍代表性的身材了,結果那些模特均比我們高出一頭以上,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由此又想到那年赴俄羅斯考察,在海參崴一家大商店,不遠處的食品櫃前竟然立著一個模特。但見她金發披肩,雙唇紅潤,豐乳細腰,時裝款款得體,紋絲不動地凝視前方。我好生奇怪:食品櫃前怎麼擺模特?忙問身邊的同事:你看那是不是模特?同事看了一會說:“是模特,是模……”未待後一個字出口,那“模特”竟然很優雅地眨了一下眼睛,還抬手看了看指甲。我與同事不禁啞然失笑,想想,俄羅斯的大活人怎麼會像中國服裝模特那樣“巋然不動”呢?這種模特擺在人家外國,確實可以指導消費者,屬善解人意之舉,而擺在中國,豈不是誤導嗎?
這種猴子似的模仿雖然很笨,但在吾國的人與事中卻很多見。例如,在一些反映凡人瑣事的影視片中,主人公行有進口轎車,住有豪華私宅,活動場所也大都是在豪華賓館,大有與港台和西方片試比高之幹勁。殊不知,這類場景道具在港台和西方反映了生活的真實,而搬到中國大陸來,則是矯情的做派。又如一些演員和主持人,本來普通話說得蠻好,卻硬要模仿港台腔,殊不知人家一是說不好普通話,二是這種腔調反映了當地人國語的真實水平。我們如果也那樣拿腔作調,實在是在剪裁生活,脫離實際。此風不改甚或日漸蔓延,則國脈何以能盛?!嗚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