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事大家抗,施恩那自然是使君一人的事了。
“確實麻煩,若是不給軍士們請功,軍士們一定會記恨的!”趙三沒什麼心機,也不存在畏懼範種的可能,最先開口道:“不如削減給軍士們的賞賜如何?削減一部分,現在內勤應當還是可以撐得下去的!”
“不可!”還沒等範種點頭,沈文贇立刻站起來說道:“削減賞賜還不如不賞賜!”
“哦?那你覺得應當怎麼辦?”範種看著沈文贇說道。
“屬下還沒想好!”沈文贇剛才隻是急忙間才站了起來,現在又哪兒想好了理由,麵對著範種的詢問,他隻得低著頭答道。
範種沒做什麼表示,隻是示意沈文贇坐下,而後向著其他人問道:“你們又是怎麼想的,都說來聽聽!”
“回使君,既然聖上已經那般的說了,那報功自然是不能報的,但是對軍士們殺敵的賞賜卻不能不賞賜!”呂端看眾人都不說話了,方才站了起來說道。
“賞賜之事我也不知道,不過山上確實沒有過多的錢物用來賞賜,況且若是開了口子的話,以後打仗所需的錢物更多,又要去那兒弄這些財物?”範種聽呂端這般說,無端的起了幾分的煩躁。
他先前雖然想的好,可以通過獨霸漠北到中原的這條走私商路來獲取大批的錢財,可畢竟這事還是八字沒有一撇的事情,能不能辦成還是兩說,至於能否得到足夠的利潤,那更是沒準的事情,所以希望不能放在這件事上。
“賞賜軍士何必要用錢物!自古可未曾有過靠錢財賞賜而立國的皇帝!”順著範種的話,呂端開口說道,年輕最小的他倒顯得比這兒所有的人都要更加的淡定從容。
“使君可曾聽聞過暴秦的二十等爵嗎?”呂端見範種貌似不解的樣子又開口解釋道。
範種想了會兒恍然大悟,呂端說的是土地!
秦朝自商鞅變法之後,立下二十等軍功爵位,按照立下的軍功授予爵位,秦人從此由畏戰而變成嗜好戰爭,而且秦人軍士由此大多作戰英勇,最終秦人吞並六國,天下一統!
當然吸引秦人本身的不是這二十等的爵位本身,而是這爵位所附帶著的東西,田地!
關內侯九十五頃,大庶長九十頃,駟車庶長八十八頃,大上造八十六頃,少上造八十四頃,右更八十二頃,中更八十頃。左更七十八頃,右庶長七十六頃.左庶長七十四頃,五大夫廿五頃.公乘廿頃,公大夫九頃,官大夫七頃.大夫五頃,不更四頃。簪嫋散三頃。上造二頃,公士一頃半頃,公卒、士伍、庶人各一頃,司寇、隱官各五十畝。
土地的改革,以及對平民以軍功授田的規定,這才是秦國能一躍由西陲小國成為戰國七雄中最為強大的一個。
中國自古便是一個農業國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都是農民,而對一個農業國家的農民來說,最重要的毫無疑問就是田,秦國以軍功授田,所以秦國的百姓奮勇參軍,英勇作戰,皆是為了那田!
楚漢爭霸,為何勝得是漢,那是因為漢用的是秦法,而楚用的是六國法,隻要這一根本情況沒有改變,哪怕霸王能力敵萬人,他也不會是劉邦的對手,能力敵萬人他能敵得過十萬人嗎?霸王敵不過萬人但是劉邦卻有十萬人相助,結局自然不言而喻!
初期的大唐能屢戰屢勝,一路滅國無數,無人能敵,為何?因為唐朝初年采用的是府兵製度,人人皆是這國家的主人,人人皆是為了自家而戰,所以能戰無不勝,到了中唐權貴們土地兼並致使府兵製度崩潰了之後,唐朝立馬便從老大的中央帝國變成了虛弱的老人,這皆是因為那田!
內戰初期,誰又能想到四百三十多萬裝備精良飛機坦克齊備的大軍,會在一隻不過百來萬,連步槍都不全的叫花子軍隊麵前節節敗退,最終流亡台灣,看透了曆史才會發現,這皆是因為那一句“打土豪,分土地!”還是因為那田!
“你的意思是讓某以田地代替賞賜發下去,可是軍士們會答應嗎?況且我們哪來的那麼多田去分給立功的軍士們?”範種思索這一切不過短短的霎那,很快的他就想到了其中的不合理之處,想了想而後他又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難道單單隻靠著易水河畔這萬畝田嗎?那又能賞賜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