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勝時候的唐軍就人手一架或者二架弓弩,任何敵人在與唐軍接戰前,都要先迎接一陣箭雨的洗禮,而後唐軍會扔掉弓弩全副武裝精神飽滿的與敵人廝殺。
做那時唐軍的敵人是最痛苦的,要麼強挺過唐軍的箭雨,而後以殘軍與唐軍廝殺,要麼彎弓與唐軍對射,而後筋疲力盡的與精神飽滿的唐軍廝殺。
“那恐怕有些困哪吧!這些弩隻有軍器監中的巧匠才能製作的出來,這些普通木匠怎麼可能製造的出來?”趙三搖頭表示不可能,要是弩是誰都能製造的,天下豈不是要亂套了。
“能不能製造的出來以後再說,先去要一具弩來再說,能仿製的出來最好,要是仿製不出來那也是無所謂之事!”範種下了決定,“對了,新到的流民安置怎麼樣了?”
“這倒是小事,雖然有些擁擠,但是新到流民都被安置了下來,現在新的屋子已經在搭建當中,等過些日子,這些新到的流民就都能搬入新屋了!”趙三點頭,“而且這些新建的屋子就是流民中的那些木匠和其他人自發建造的!”
“那幾個木匠不要讓他們義務勞動,給他們也要發些工資,以後可能還會有更多的流民到來,到時候可都要靠著他們來建屋子!”
這些木匠現在是在給自己建屋子,所以才會這麼的熱情高漲,但是人都是有私心的,若是不給他們發工資的話,雖然下次他們也不敢反抗來自官方的命令,但是磨洋工之類的事情卻是無法避免的,還不如給些小錢調動起來他們積極性的好。
如此能因此讓他們過上好些的生活,也能讓新來的那些流民有個奮鬥的目標。
“對了,以後不管有什麼事尋人幫忙的話都要付錢,這樣子大家才會樂於幫助我們做事知道麼?”想了想,盡管現在的資金不算充裕,但是範種還是做出了這個決定,軍民一心要比區區一些錢財更加的重要。
“是!”雖然不解,但是趙三還是牢牢的記下了範種的這條命令。
這個時代的官府也會時常的發動百姓,洛陽府,開封城時常的疏浚黃河就是這樣來的民力,但是官府可不會給錢給被征發來的百姓,相反的,被征發來的百姓還要自備衣物糧食等,這被稱之為徭役。
古代的所謂丁稅中的這個丁就是指的徭役。
徭役傷民是最重的,由於管理的不善和過度的勞累,被征發起來的百姓起碼有一半以上會死在徭役中,也不知道多少人會因為徭役而毀家破門。尤其是碰上了好大喜功的君王的時候,那死者枕籍都是有的,比如秦始皇修長城,隋煬帝三征高麗,也不知道耗損了多少的民力,到最後不堪驅使的百姓紛紛舉旗造反,天下為之易主!
不過徭役能存續這麼長的時間,自然有其能存續下去的原因,那就是省錢。諸位可以想想建國後毛爺爺全國興修水利的時候,要是人人都發工資的話,就是把國家財政都給掏空了,那也不一定能修的起來幾處的水利,當然毛爺爺時代管理製度已經很先進了,所以盡管工程量很大,但卻沒有像古代那麼的殘忍!
晚上,在軍士們一天的訓練都結束了之後,狼山寨的諸多軍官們一齊召開了一個會議,會議由定遠將軍、定州刺史範種範使君主持召開,與會的有後勤部管理部長(範種發明的稱呼)趙三,宣傳部部長(也是範種發明的)儲全德,狼山駐軍都虞候(管理軍法執行的)沈文贇,錄事呂端以及狼山駐軍的四個隊官,張元圖、劉金山、李成還有鄭長久。(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鄭長久是義武軍的老兵,後來受傷進了傷兵營,好在最後活了下來,在先前的訓練中表現出色,同樣的被提拔為了隊官。
相比起其他人來,四個新人隊官明顯的有些拘束,這是他們第一次能參與到狼山駐軍高層的會議當中來,緊張是難免的。
範種看眾人中該到的都到了之後,方才笑著說道:“大家不要緊張,這是俺們狼山駐軍的例行會議,以後每個月都舉辦一次,對咱們狼山的事務進行商議,我也想好了名字了,就叫做狼山駐軍常務會議事”
範種話說完就細細的打量著諸人的反應,果然見諸人皆是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也就是說,以後隻要是狼山駐軍的事情,都要由俺們這個常務會議來開會決定!”範種笑著補充道,“大梁的皇帝能有個延英殿議事,咱們也能來個常務議事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