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出海(上)(1 / 2)

秦國滅了六國,統一了天下後,此時普天之下,莫非為秦土,率土之濱,莫非秦臣,秦王嬴政在鹹陽稱帝,史稱秦始皇。過了幾年,琅邪郡有個叫徐福的方士,他上書給秦始皇,稱在東海之中有三座神山,分別叫“蓬萊、方丈、瀛洲”,上邊居住著天界的仙人,而這些仙人會製煉仙丹,據說服用後會長生不老。而秦始皇對這個非常感興趣,因為假如真的有這種藥物,那他服後長生不老,豈不能做個世代做皇帝,萬壽無疆。

秦始皇就命令徐福去尋求這種仙丹,並賜給他童男童女共三千人,並攜帶名貴異珍,金銀珠寶無數,從在東海出發。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徐福並沒有求回仙丹,甚至有沒有回來都是一個的迷。但對於後世的人來說,曆史往往並非如此無趣,據說帶著三千童男童女的徐福,確實渡海來到了一個叫東瀛的島國,也就是後來的日本。而徐福就在島上安心的繁衍生息,並壯大成族,據說成了日本曆史上的第一位天皇。

以聰明人的思維來看這件曆史懸疑,徐福沒有回來是對的,特別是這些遊走江湖的方士,他們就更加知曉事情的利害關係,我們這裏幫徐福分析下,如果他真的求到了仙丹,那他回怎麼想?繼續不遠萬裏越洋返回中國,再從東海邊一路趕往鹹陽阿房宮,把仙丹恭恭敬敬獻給秦始皇,萬一多疑的秦始皇吃後覺得味道怪怪的,一怒之下認為是拿假仙丹來糊弄自己,跟著就腦袋搬家;或者秦始皇早就駕崩歸西了,白勞自己幸苦一場;或者王位的繼任者根本對此不感興趣,甚至還會認為他是個江湖騙子,找個妄進毒藥的罪名給按上,將其斬首示眾,那才叫冤呢。

一句話概括,徐福若求到仙丹,早就自己服用升天去了;徐福若沒有求到仙丹,那回去也是死罪。於是就斷定了徐福是不會回來的。

我們今天的講的故事,也與秦始皇求仙問藥有關,因為當初派出海外求不死仙丹的,並非隻有徐福一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在秦始皇在位的三十七年裏,他前前後後派出了四批人去求仙問藥,徐福隻是其中一批而已。

秦始皇在位第二十八年,此時距徐福出海已過四個年頭了,他再也等不及了,又派出了另外一批人員入海去求不死仙丹,這批求仙人員領頭的叫侯公、石生。

兩年後,侯公與石生二人回來了,他們如實陳述了自己的遭遇,說道:“我們出海尋找長生仙丹時,常常越到一些猛獸惡鬼襲擊,但每當我們在生命垂危的緊要關頭,總有一位真人出來幫我們逃出險境,後來我們終於找到了神仙,神仙聽他們講了這類事,又得知是來求仙的,就告訴我們說,其實這位真人就是你們國君嬴政,救你們的其實是他影子,有他的庇護,才能安然脫險,不信回去驗證下,你們國君如果浸泡在河水中,衣服能不會沾濕,放置在烈火中,身體不會燃燒,這些還隻是小事,你們的國君他還會收納雲氣的菁華,汲取江河的精髓,他的存在將會與天地一樣長久,永世無疆,所以長生不死的仙丹,對於真人來說簡直是多餘的。”

麵對這樣受運的奉承話,秦始皇頓覺心花怒放,不但釋二人無罪,並給他們加官進爵,賞賜了豐厚的財物。而從這時起,秦始皇不稱自己為“朕”,開始自己稱自己為“真人”。

即位第三十二年,大秦帝國在他手中已走過了三十二個年頭了,此時的秦始皇已威振四海,在這個國度裏,車馬同軌,書體同文,銷鋒鑄鐻,金城千裏,天下無不臣服,但嬴政卻在為自己的江山是否永世牢固開始憂愁起來了,於是派燕人盧生從渤海出發,去仙島求問江山到底能持續多少代,而盧生的確沒有不辜王命,不但成功返還,還帶回來問仙人求到的一張竹簡,配有文字加圖樣,上麵這樣寫道:“亡秦者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