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如果真是這樣,那為什麼史料沒有記載。”
“不,記載有很多,隻不過大多被人們忽視了而已,比如其實早在公元1000左右歐洲人就已經到達了北美洲,可歐洲的史學家們卻在刻意抹殺這一點,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把對美洲的殖民美化成勇敢的航海傳說。也有人推斷鄭和的艦隊早在1421年就發現了美洲大陸,甚至拿出了一副名叫《天下諸番識貢圖》的地圖,那份地圖繪製於1418年,可上麵已經繪製了美洲和南極洲的大陸輪廓。”
說到這裏,教授停頓了一下,臉上露出了一絲不屑的神色,然後繼續說道:“當然,西方的史學家們對此更是不屑一顧,他們絕不會承認發現美洲大陸是東方人。雖然指南針本就是從東方傳過去的,而大航海時代的開啟也是因為馬可波羅從東方帶回了關於財富的傳說。”
“這些都隻是傳聞吧?”
“那份地圖的真實性還在考證之中,我見過它的原本,真實度很高。”
林夕緩緩籲了口氣,眉頭微微皺著說道:“這麼說,第一個環球旅行的人不是麥哲倫,而是鄭和了?”
“不,不是他,比他還要早的多。”
“比他還早?”
“最近在我國一個11世紀的古墓中出土了一份地圖,在那份地圖上已經有了關於美洲大陸的描繪,而且那份地圖和馬可波羅描繪的古地圖極為相似。顯然,馬可波羅是在東方了解到了關於美洲大陸的知識,然後傳到了歐洲,由此引發了大航海時代。”
“唔……原來如此,看來發現美洲大陸的時代要推到北宋了。”
“不,比北宋還早!”
“嗯?難道是在唐朝?”
“比那個還早,據我的推斷,是在戰國末期。”
“戰國末期?那個時候張騫還沒出使西域呢,我們連中亞都沒到過,說什麼環球旅行未免太扯了吧?”
“你以為張騫是第一個達到西域的華夏人?”
“難道不是?”
“據史書記載,在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在西域諸國裏已經有了漢人的貨物,這證明在他之前已經有漢人到過西域,而且還帶來了漢人的商品。換句話說,在張騫出使西域之前,絲綢之路,就已經存在了。”
“絲綢之路……航海旅行……”林夕心中一動,隱隱意識到了什麼,“教授,你不會想說,在戰國末期,就有人從中國到達了中亞,再後來,這些人甚至做了環球旅行吧?”
“沒錯,跨越隴山山脈,穿過河西走廊,通過玉門關和陽關,抵達新疆,沿綠洲和帕米爾高原通過中亞、西亞和北非,最終抵達非洲和歐洲,這不是不可能。”
“就算曾經有人在戰國末期就開辟了絲綢之路,可是,環球旅行呢?華夏一向是大陸民族,海軍的力量一向是很弱的,他們怎麼可能進行環球旅行呢?”
“僅憑華夏人自然做不到,可你別忘了,在那個時代,還有一個掌握著高超航海術的民族,那就是腓尼基人。據說他們在公元前11世紀就曾到達過好望角,在公元前2世紀,腓尼基人建立的國家迦太基最終被羅馬共和國夷為廢墟,可腓尼基人卻不知去向,這一直是考古史上的一個謎題。最佳的解釋當然是他們憑借著高超的航海術駕船離開了地中海,駛向了大西洋,那麼他們會去那呢?嘿嘿,當然就是大西洋彼岸的美洲了。”
“你的意思是,華夏人和腓尼基人聯合做了環球旅行,華夏人的指南針加上腓尼基人的航海術,這的確有可能發生。”林夕微笑著點了點頭,“可是,且不論在那個時代要渡過大西洋是何等的困難;即便是你剛才所說的從新疆到中亞再到北非,這條路就充滿了艱險,要走完這一路程,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所以才更顯得偉大啊!西行之路,從來都是充滿危險的,可,也從來也都是充滿刺激的,所以,張騫也好,玄奘也罷,都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這條險路,他們不害怕危險的路途,他們隻害怕平淡的人生。那個穿過中亞遠赴北非最後甚至橫渡大西洋的勇者,他,又是多麼令人向往啊!”
“可是,證據呢?”林夕眼中泛著奇妙的光彩,教授的話激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在戰國末期,有人從東亞穿過中亞到達了歐洲,最後甚至做了環球旅行,他不知道這一切究竟隻是教授的妄想,還是……事實。(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