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風雲(1 / 3)

天道

天空好似一片火海,快被那太陽燃燒殆盡。

陳慶之不知道他這麼做是對是錯了,十年戎馬生涯中,他第一次對自己的信念產生了動搖。望著眼前數不清的屍體殘骸,鮮血彙聚成河緩緩流淌到自己的腳下,令人作嘔的血腥氣婉轉於鼻間,令他感到一股深深的負罪感。

“和平,是靠戰爭來建立的。”劉鯤緩緩說道,他看出了陳慶之的迷茫,“而戰爭,總是伴隨著流血與死亡的。”他接著說道,仿佛是為了安撫自己身邊的這位年輕將領,又仿佛是在替自己辯解。

陳慶之眉頭緊鎖,暗金色的雙眸望著眼前的屍骨成山,緩緩流下兩行清淚。黑色的頭發隨風搖擺不定,仿佛在不滿於這個世間的暴虐。黑色戰甲包裹著他的身驅,襯托出他的氣度不凡。此刻,他佝僂下身軀,如同一名罪犯,在懺悔自己的罪過。

“是啊,戰爭總歸是要流血的,我的雙手早已沾滿血腥,此時再來懺悔,不覺很可笑嗎?”陳慶之自嘲一番,隨即把思想回歸現實,向身後的大軍發號施令:“全師回營,劉鯤將軍,你率一營將士清理戰場,看看有沒有生還的人,還有,無論敵我,務必將陣亡將士好生安葬。”

“遵命!”

神曆220年,周國西北軍軍主澹台風大破德克公國騎兵,麾下大將陳慶之率三萬兵馬與德克軍隊四萬鐵騎於西北平原決戰,本該是德克鐵騎毫無懸念的勝利,卻不料決戰之時天降大雨,平原成為窪地,道路泥濘,騎兵機動性受阻,雙方騎兵不得不轉為步兵戰鬥,周軍抓住德克軍優勢喪失的機會,奮勇殺敵,德克大敗。

自古以來,隻以成敗論英雄,無論周軍贏得是否僥幸,贏的事實無法改變。

德克公國退兵,周國君王周超生召西北軍軍主澹台風及其麾下將領回國都接受豐賞。

……

周國國都,地處周國東部繁華地區,是周國兵馬部署最密集的地方,有中央、禦林、禁衛三軍共三十萬士兵駐紮於此。

國都也是最繁華的商業城市,無數商人來此經商,同時,國都的文化底蘊也及其深厚,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書生才子來此學習。

周國國都北城門口,守城衛馮寶半眯著眼望著清晨的太陽,伸了伸懶腰,順手摸了摸左臉上的紅腫,懶洋洋的靠在城門旁,望著來來往往進出國都的人們。

守城衛的職責,就是負責檢查違禁物品,防止可疑人物攜帶武器進入國都。

守城衛是一份油水頗豐的職位,能從過往商客的身上撈到許多外快,比如過路費,違禁物品通融費,放行費……隻要他們願意,他們可以找任何借口要錢。

不過守城衛也有守城衛的規律,要錢是進要出不要,富要窮不要,小孩不要,老人不要,當然,官老爺們是萬萬不能索要的。

所以守城衛往往頗具眼力,他們能清楚的分清富商與官員的馬車,否則,若是攔住官老爺的車,自己少不了得挨頓罵,甚至丟了飯碗。

“哎!那馬夫!你車裏裝的是什麼?”

“差爺,是麗人坊要的布料。”

“走吧走吧,哎,那個老漢,你手裏挑的是什麼東西?”

“回差爺,是送到饕香樓的野味。”

“走吧走吧。”

“……”

“咦,這不是老王嗎?去安城辦事回來啦?有空請我喝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