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李元勝在看完報紙後眼前一黑就暈了過去......
“七七”事變後,蔣介石電令第26路軍、40軍、48師、53軍所部立即向保定、石家莊一線集結,支援第29軍;保定地區實行防禦準備;命令宋元哲指揮第29軍就地抵抗,“堅持到底,處處固守,時時嚴防,毫無退讓餘地。”事變後,日本加緊擴大戰爭,國民黨宋哲元29軍英勇抗擊,至30日,北平、天津相繼失守......
李元勝醒來之後第一眼看見的是醫院,旁邊的父親看見他醒了就說:“元勝,你醒了,剛才你暈在路邊嚇死我了!”
李元勝說道:“父親,日本鬼子現在都欺負到我們的頭上來了,我想去和國軍們打鬼子!”
李元勝父親笑道:“不愧是我的兒子,好我這就讓你去當兵!”
1937年7月10日,李元勝憑著他的身家成為了26軍的一個營長,以至於他被其他的人所輿論......
國民革命軍第26軍簡介:
該部原為馮玉祥西北軍部隊。1930年馮玉祥在中原大戰中敗北,西北軍退到黃河以北的原反蔣軍第2方麵軍第5路總指揮孫連仲,於10月18日,在新鄉通電投蔣,當月26日被委為第26路軍路總指揮。隨後該部調山東濟寧一帶就食整編,以原西北軍之13、15師和隨孫投蔣的原馮玉祥總部手槍旅編為25師,孫連仲兼師長,以原西北軍第12師及高致和、曹金聲2個旅編成第27師,以高樹勳為師長,另將原西北軍騎兵第四師張華堂、祝常德兩旅編成騎兵第4師,以原西北軍騎兵第3師師長關樹人為師長,歸入該路軍。
1931年初,孫連仲江西清鄉督辦名義,率部進入江西,參加對中央紅軍的第二、三次圍剿,並辭師長職以李鬆昆繼任。同年6月,以該路軍25、27師合編為17軍,仍隸該路軍,以高樹勳為軍長。二十六軍在紅軍機動靈活的戰術麵前,屢吃敗仗,損失了約一個旅的兵力,加之孫部官兵多出身於北方,不服南方水土,營中瘧疾、赤痢流行,死亡日有發生。加上紅軍的政治瓦解,軍心日漸不穩。適孫連仲本人患牙疾,乃請假赴南京就醫,27師師長高樹勳亦私自離隊赴廬山,部隊交由參謀長,地下黨員趙博生指揮。12月14日,趙博生同73旅旅長董振堂、74旅旅長季振同率兩旅、路直屬隊及27師一部共1.7萬人在寧都起義,開赴蘇區加入紅軍,被編為紅五軍團。
寧都起義後,二十六路軍重新整編,騎兵第4師番號撤銷,所屬祝常德旅改為74旅,編入25師,張華堂旅改編為獨立44旅,直屬路軍。另以原25師殘部整編為73旅。是時該路軍轄25、27師及獨立44旅。
1932年8月,該路軍在宜黃被紅軍擊敗,17軍軍長高樹勳棄城而逃,該師潰散,10月國民政府將高樹勳明令撤職並通緝在案,17軍番號亦撤銷。爾後該路軍進行整編,將25、27師合編為27師,以孫連仲兼師長。是時該路轄第27師及獨立第44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