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守禮青樓賦詩 柴翁廳堂教子(1 / 2)

(上)在中國曆史的長河中,皇權更換最頻繁的時期莫過於五代十國時期。五代十國時期的曆史是一部社會動蕩、百姓流離失所的血淚史。而為結束這一切打下堅實基礎讓百姓過上安定生活的人,便是後周皇帝柴榮,柴榮是個怎樣的人呢?我偶爾翻讀史書發現,他有一顆丹心,忠誠於愛情、忠誠於百姓。這樣的皇帝難道我們不該去了解他嗎?

俗曰: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又曰:老子英雄兒好漢;又或虎父無犬子···,從這眾多的俗語中我們不難看出,人們大多認為兒子就應該像老子。可事實並非完全如此,有些人父子之間就相差甚遠。曆史上就有這麼一家,老子忠厚正直而兒子卻忤逆邪惡,孫子卻又謹厚仁孝,後來還成為了一代帝王君臨天下。五代十國時期家住刑州堯山柴家莊的柴翁柴老爺一家便是如此。柴翁本人是個忠厚正直樂善好施遠近稱譽的長者善人。可他的兒子柴守禮卻不類乃父,守禮出生在望族之家,長於富貴之中,養尊處優、雍容自逸,自小肩不曾擔;手不曾提;十指不染陽春水。成人後養成了一副富家公子的模樣。平日裏家事不理詩書不讀,隻愛走馬鬥雞;賭博酗酒,酒酣之後尋釁滋事,又或者整日留戀於煙花柳巷之所,完完全全是一副敗家子的模樣。就這樣一個敗家之子生的兒子,後來卻能龍飛九天成為一代帝王。世上有些事就是這麼難以常理而言之。柴翁對兒子惡劣的品行怒過、罵過、罰過、打過···都無濟於事。最後隻能恨恨的說,“早知此兒如此,生下來就該丟到馬桶裏溺死。”所謂爛泥扶不上牆正是如此,索性任其胡為。守禮對他爹的十八般教誨並不在意,先躲後閃躲不過閃不掉就隻能飽飽的挨上一頓揍。可出了門馬上又重萌故態,該怎麼玩還怎麼玩,該幹什麼壞事還幹什麼壞事。

公元921年農曆9月24日清晨,柴翁剛剛起床正在淨麵,夫人柴王氏坐在銅鏡前,丫頭小喜在為她梳頭。家裏的老下人張媽笑嘻嘻的進屋稟報道:

“老爺,夫人,少奶奶昨個夜裏覺著腹痛應該是要生產了。給老爺,夫人道喜了。”柴翁聽後有幾分興奮卻又淡淡的說:

“唉!希望這孩子生下來別像他爹那樣渾,就算是祖宗積德了!”

柴王氏道:“算來這孩子的產期就在這幾日。產婆請來了嗎?”

張媽回道:“產婆昨個夜裏就請來了,請的是李大姑姑。她是我們這一帶最好的接生婆,聽說經她手接下來的孩子一準是男孩。”

柴夫人笑著說:“張媽你們費心了,你們仔細照應著,我一會就過去。”

張媽回了個,“諾。”

回完話張媽便往門外走,順手將柴翁淨過麵的洗臉水帶了出去。柴翁整理好衣冠便向外走,柴夫人問道:

“老爺,這會子就要吃早飯了你去那?”

柴翁道:“去祠堂給祖宗上柱香。”

柴翁出了內房邁步走進了柴家祠堂,他點燃了一柱香,恭敬的插在祖宗靈位前的香爐裏。柴家祠堂方磚鋪地,地下放著幾個蒲團。柴翁燒好香轉回身跪在蒲團上給祖宗磕頭。磕完頭柴翁並未起身,而是雙手合實兩眼微眯,給祖宗們提了若幹的要求。諸如保佑柴家不遭災,不生難,人丁興旺,子孫富貴···等等。給祖宗上好了香布置完任務,柴翁這才如釋重負的走出祠堂準備回房用早飯。家裏的下人總管柴忠迎上來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