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經述(1864—1902)字仲彭,號澹園,是李鴻章的二兒子,實為親生的大兒子,為趙氏夫人所出。他生下來就長有兩顆牙齒,眼睛很有神,親友們都感到很驚奇,認為大概是龍子下凡。曾國藩見了對李鴻章說:“此公輔器也”,預言將來必成大器。李鴻章的母親李氏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逢人便說:“其父固亦如此,此子必肖其父。”李家上下的喜氣洋洋可想而知。
李經述五歲開蒙,聰穎異常,加上趙氏夫人督課甚嚴,從小養成讀書習字的好習慣,日必盡數卷,讀書常能過目不忘,十二歲的時候已能寫得一手好字。稍長開始學習寫詩,漸能工古今體詩,人稱筆下有晚唐筆風。
他的書讀得不錯,跟他父親一樣,二十二歲時就考中了舉人。
但他中舉之後,試場的運氣就不行了。1886年,他以蔭生資格赴京參加廷試,沒有通過。
1895年李鴻章奉命東渡議和,李經述要求陪父一起去,李鴻章不同意,要他在家安心複習功課,“令赴試禮部”。可是那時李鴻章已因甲午戰敗,北洋海軍全軍覆沒而成全國眾矢之的,勢利的考官討厭他,李經述也跟著倒了黴。
1892年,其母終究因病撒手西去。李經述悲痛欲絕,每念母恩便要傷心哭泣,每哭必喘,以至於常常昏厥過去,身體遂大虧。
1901年11月7日,其父李鴻章也因經不住長期的勞累和疾病的折磨,而去世。李經述痛不欲生,自覺未能保住父親的生命,實為兒子的無能,遂欲以身殉父,後經家人環跪相勸,方才作罷。
但他的身體從此垮了,每念必哭,每哭必喘,每喘必汗,焦肝灼肺,漸漸形在神亡。他自覺不久於人世,於1902年2月11日寫下遺書,曆言心境憂危,家聲恐難仰紹等等。一周之後,他也隨其父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