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拔毒生肌藥(1 / 1)

529.升藥《外科大成》

[入藥]水銀、火硝、明礬各等份混合升華而成。紅色者稱為“紅升”,黃色者稱為“黃升”。

[藥性]辛,熱,有大毒。歸肺、脾經。

[功效]拔毒化腐。

[藥歌]升藥有大毒,拔毒能化腐。

[應用]癰疽潰後,膿出不暢,或腐肉不去,新肉難生。本品為外科之要藥,有“仙丹”之稱。

[用法]外用適量,不用純品,多與煆石膏配伍研末外用。

[注解]本品隻供外用,不可內服。

530.輕粉《本草拾遺》

[入藥]用升華法製成的氯化亞汞結晶。避光密封保存。研細末用。

[藥性]辛,寒,有大毒。歸肺、大腸經。

[功效]內服:利水通便。外用:攻毒,殺蟲,斂瘡。

[藥歌]利水通便,攻毒斂瘡,輕粉殺蟲,常配檳榔。

[用法]外用適量,研末調塗,或製成膏藥外貼。入丸、散劑,0.1~0.2g。

[注解]本品毒性甚烈,外用為主,內服宜慎。

531.砒石《日華子本草》

[入藥]天然砷華礦石或毒砂、雄黃的加工品。研細水飛用,或用綠豆水煮後用。

[藥性]辛,熱,有大毒。歸肺、肝經。

[功效]外用:蝕瘡去腐。內服:截瘧,劫痰平喘。

[藥歌]砒石截瘧,去腐蝕瘡,劫痰平喘,注意用量。

[應用]①瘰鬁,疥癬,牙疳,痔瘡,潰瘍腐肉不脫。②寒痰哮喘。③瘧疾。

[用法]外用適量,研末撒、調敷,或製成膏藥外貼。入丸、散劑,0.002~0.004g。

[注解]①本品有劇毒,無論內服還是外用均應極其慎重,以防中毒。②本品也稱“信石”,分紅信石與白信石兩種。

532.鉛丹《神農本草經》

[入藥]純鉛經加工煉製而成的四氧化三鉛。生用或炒用。

[藥性]辛,微寒,有毒。歸心、肝經。

[功效]外用:拔毒生肌,殺蟲止癢。內服:截瘧。

[藥歌]殺蟲止癢,拔毒生肌,鉛丹內服,還治瘧疾。

[應用]①瘡瘍潰爛,濕疹濕瘡。本品為外科常用藥。②瘧疾。

[用法]外用適量,研末撒、調敷,或製成膏藥貼敷。入丸、散劑,0.3~0.6g。

[注解]本品有毒,不可過量,也不可持續服用,以防蓄積中毒。

533.密陀僧《雷公炮炙論》

[入藥]鉛或方鉛加工而成的粗製氧化鉛。研末用。

[藥性]鹹、辛,平,有毒。歸肝、脾經。

[功效]拔毒生肌,燥濕,殺蟲止癢。

[藥歌]殺蟲止癢密陀僧,燥濕拔毒把肌生。

[應用]潰瘍久不收口,濕瘡,濕疹,疥癬,腋臭等。

[用法]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塗,或製成膏藥、軟膏、油劑等外用。

[注解]①古代曾用本品內服,以澀腸止瀉、鎮驚墜痰、截瘧,但現在已罕用。②本品以外用為主,長期大量使用易引起鉛中毒。內服宜慎,不可過量,且不能超過一周,體虛者、孕婦、兒童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