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章 李煜後招(1 / 2)

得到徐鉉和談失敗的消息後,李煜並沒有徐鉉想象中的懊惱,反而冷靜地默不作聲。徐鉉站立在殿中,靜靜地等待著李煜的下一步指示。

李煜知道到了如今這個地步,大宋一定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而自己也不能再有絲毫的猶豫了。雖然知道自己取勝的希望並不大,李煜還是想賭一把。其實當大宋吞並了川蜀的時候,他就想到大宋遲早會攻取江南的,為了保全國土,李煜很早就安排了大將朱全在湖口訓練水師。為什麼隻是安排朱全訓練水師呢?一是因為南方馬匹質量和數量都達不到軍隊的要求,二是因為若向北方大肆買馬,一定會被大宋發覺,到時候大宋若是派人前來查探,自己可就是引火燒身了。

如今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李煜也沒有什麼好顧忌的了,於是對徐鉉說道:“徐愛卿先退下吧。”

看著徐鉉退了出去,李煜立刻提筆寫了一封詔書,然後派潘佑把聖旨快速傳給湖口的朱全。

湖口始建於南唐(公元950年),因地處鄱陽湖入長江之口而得名,是“江西水上北大門”,素有“江湖鎖鑰,三省通衢”之稱。湖口是經過長江進入鄱陽湖的唯一通道,所以朱全奉命封鎖了湖口和鄱陽湖,在鄱陽湖嚴加訓練水師。朱全奉命在湖口秘密訓練水軍,由於有李煜的支持,所以他招收水軍十五萬,整日裏在鄱陽湖和長江上訓練。南方士卒本就善於水性,如今經過朱全加以軍事化訓練,水軍的戰鬥力更是有了很大的提高。由於害怕此事讓大宋知道,朱全派人將周圍水域嚴加戒備和防範,再加上宋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占了池州,銅陵並架設浮橋渡江。所以他對大宋的進攻一點消息也沒有得到。直到李煜詔書的到來,他才知道都城江寧已經危在旦夕,心中大急,迅速召集人馬。大軍浩浩蕩蕩沿著長江順流向江寧趕去。

朱全從湖口本就順流而下,再加上他這一部本就不被大宋知曉,所以本可是出其不意的奇兵,然而如今正是冬日,長江水域進入枯水季節,朱全十五萬大軍,多是高大戰艦,所以船速並不快速。

深夜,池州城。

“大家都給我打起精神來。前麵正在打戰呢。你們可好,留在這裏享清福,如今還不好好給我守城。”巡查的小隊長看到東倒西歪的守城士卒,忍不住大聲叫嚷著。

“將軍,我大宋兵強馬壯。前方又是太子殿下親自督戰。戰事還不是像砍瓜那樣順利,再說了,咱們在後方哪裏會有唐軍出現,您就放寬了心吧。”其中一個長得精幹地士卒給大家夥找偷懶的說辭呢。

也許是一聲“將軍”讓這個小隊長聽得渾身舒坦。也許是士卒的話讓他覺得很有道理,於是這位隊長也就再沒有多留意,帶著親兵慢慢下了城牆返回營地休息去了。

前半夜還是如往常一樣安靜無事,士卒們早已習以為常,月亮開始向西偏移的時候,三三兩兩地守城將士們開始擠在一起打起了盹。

突然。就在大宋攻打池州城的臨近長江水域的城牆下麵。無數身穿黑衣的士卒從水中冒了出來,從脖子上取下長繩。用力的向上甩了出去。

無數黑影攀著繩子無聲無息地向城頭爬去,漸漸地,近了,悄悄地上了城牆,然後這些人兵分兩路,一路人馬保護城頭,一路人馬用繩子從下麵的士卒手中往上拉了繩梯,緊接著無數南唐的水軍開始爬上城頭。

“來人啊,有人偷襲”,不知誰發現了黑影,開始大喝喊叫起來,但是已經晚了,唐軍在城牆上掛起無數繩梯的時候,朱全的十五萬大軍駕駛大船都已經到了城牆下方,上麵有自己地士卒守護城頭,下麵有無數的人陸續登上城牆,等到城裏的宋軍趕到城牆的時候,朱全的人馬已經牢牢地守住了城頭,而且越來越占據上風。

這裏地守城將領是潘美去石牌口地時候留下的禁軍偏將,誰也不會想到會有大量的南唐軍隊偷襲池州,所以,偏將和自己的軍隊都有了大意之心,看著城下數不清地船隻和火把,偏將知道自己已經沒有能力守住池州,瞬間做了決定。

“池州城是保不住了,本將命你們幾人從別的城門連夜出城向太子殿下和其他城池通報消息,記住一定要把這裏的情況通報給太子殿下。”偏將向自己的親兵下了命令。

“將軍,既然池州城已經守不住了,為什麼你不和我們一起走呢?”這些親兵都跟了他多年,雖然知道軍紀嚴明,但卻也不忍心看著自己的將軍受死。

“混賬,到了此時還如此糊塗。本將身為守城主將,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情勢緊急,你們快走。”說完,偏將自己帶著其他人瘋了似的向城頭衝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