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我們一行7人登上了通往丹麥的飛機。作為丹麥奧爾堡大學未來半年的交換生,每個人的心情都是簡單的興奮和複雜的思慮吧。
我把額頭側靠在窗上,眼睛的餘光透過玻璃窗望向身後的那個人,心裏一陣酸痛,臉上一陣苦笑。我在想假如我當初選擇啟程的原因已經不存在了,那麼我該期待怎樣的過程?還需要什麼結果嗎?前方一片朦朧,前途一片迷茫,我還在感情的深淵裏煎熬。盡管如此,我還是要前進,也隻能前進了。
到達哥本哈根時,飛機橫掠過一大片平靜的瓦蘭色的大海,海麵上整齊地停靠著很多列白色的船隻,還矗立著白色的大風車,很是壯觀。隨後是一片片規劃整齊,錯落有致的田園景色,這是入境丹麥通話王國的初次印象。
搭了45分鍾的飛機,終於到達了奧爾堡機場。機場外有接我們機的奧爾堡的老師或學生,他們是按專業來接人的。接送我們ICS的是Janne,一個斯文漂亮的本地人,她開車送我們到student
house。坐在車上,我休閑地看著窗外的風景。陸地上的景色更加實體,道路兩旁的草地,森林,樹木,野花都長得十分茂盛,鮮豔。海港停泊著私人船隻,海水一片瓦藍,還有海鷗飛過。一群群白色和黑色的大鳥在天空自由飛翔。兩邊街道的歐式建築十分童話,有點像香港迪士尼裏的美國小鎮大街,但比那裏要自然真實一些。
student
house樓下的左邊是一間咖啡室,有桌球等娛樂實施,右邊有個儲物室,暫時安置我們的行李。再往右邊走,也是個休息室,有兩台免費使用的電腦,沿樓梯走上去便是我們注冊的地方。
在student
house我們看到了很多中國人,都是女孩子,但是並不感到特別親切,可能是來自不同的地方吧。當地人很注重休息的,我們到達的時間剛好是他們的吃飯時間,所以隻能等到下午1點鍾左右才能注冊。
我和Emily留下來看管行李,其他人就到市中心逛逛,買電話卡和食物。Emily是我在原本大學的同班同學,每次考試都是班級第一,甚至是年級第一,讓我很是羨慕。
休息室裏有兩個外國的女孩子,我們便主動過去聊天。她們兩個都不是健談的人,溝通過程還是挺困難的。尤其是講到國家的時候,很難聽清楚,因為我認識的國家的詞彙很是有限。後來Emily跟我說她們一個是來自奧地利的,另一個好像是來自羅馬裏亞的。
雖然她們跟我們說話是很含蓄,但是她們兩個互相對話時又很自然,很容易溝通,難道這就是文化差異嗎?是歐洲人和亞洲人的區別嗎?看來要想深交一個外國朋友不容易啊。
注冊處有葡萄汁,茶,水等飲料,餅幹,蘋果和香蕉。
等待注冊時我們便在那邊吃東西,聊天。那裏的辦事程序很簡單方便,人也非常友好。注冊的過程隻是寫個名和“yes"就可以拿到學生卡和地圖等資料。然後過隔壁桌辦理宿舍的事情,看完宿舍的規定,拿出收費單,簽上名字和寫上日期就拿到宿舍鑰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