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治這個皇帝,才會當的如此清閑。
“不是。”李易搖頭。
李治輕蔑一笑:“那你覺得,什麼樣才是天下太平。”
李治沒發火,已經是好脾氣了。
畢竟李易這番話,十分逆耳。
換一種話說,你是在質疑老子不會管理天下?
李易道:“所謂天下太平,國泰民安為基礎。”
“外邦無大國,無威脅。”
“百姓不比擔心戰亂之事,無人敢犯,才是天下太平。”
李治眯著眼睛。
李易這番話,似乎有點道理。
可李治有些不服氣:“難道現在還有人敢犯我大唐不成?”
李易回想著曆史。
現在的大唐,並不是最巔峰那幾年。
最巔峰那幾年,是李隆基年輕的時候。
所以沒有回答李治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陛下,先不說其他事,之前青樓敏命案。”
“死的不過是一個吐蕃皇子,吐蕃就要動兵。”
“他們雖然知道我大唐強盛,可是依然有動兵之心,那就是罪。”
“還有天竺。”
“天竺因為不能過吐蕃,直奔大唐。”
“所以他們在南詔十二巫沒沒少耍心思。”
“北方更有突厥殘部沒有剿滅,依舊襲擊我大唐邊境。”
“高句麗,一個小國,卻不跟我大唐納貢。”
“東邊海上,海盜陰魂不散。”
“有這些毒瘤在,又怎麼能說天下太平?”
這一番質問,竟然讓李治和武則天啞口無言。
李易一句話都沒說錯。
現在的大唐,的確還有這些隱患。
而國泰平安,也隻是表麵。
他默認了李易的話,現在也還不是天下太平。
眼中閃過一抹冷光:“你說的這些,朕會讓他們統統消失。”
“隻是現在還不是時候。”
“不過天貓大長老用這種手段禍亂我大唐,難道你也覺得他做的是對的?”
李治此時渾身透著一股霸氣。
語氣之中同樣帶著質問。
但凡李易此時敢說一個是字,誅九族是少不了了。
李易又不是傻子,豈會說這樣的話。
低頭道:“李易不敢。”
“而且李易並不認為天貓大長老的做法是對的。”
“因為這天下大事,不是他說的那麼簡單。”
“身份地位不同,看到的不同,想法自然也不同,做事方法和處理手段,也就不同。”
“天下太平,非一日之功。”
“陛下有心,是天下之福。”
“是我大唐之幸。”
李治臉上殺意消失。
因為李易這番話,讓他聽起來很舒服。
不再跟李易說什麼天下大事,淡淡揮手:“此次你破案有功,說吧,想要什麼獎賞?”
李易搖頭:“破案是我本職,李易不需要什麼獎賞。”
“觀妖司救我命,我卻親手查觀妖司。”
“已經是忘恩負義。”
“李易心中內疚,所以不求賞賜。”
說著跪下:“隻求陛下,此事既然過去,不要問罪觀妖司失職就好。”
李治眯著眼睛。
你在教我做事?
但是他清楚李易說這些,也是發自內心。
加上,他的確欣賞李易的本事。
也就沒有怪罪之意,隻是略顯不悅:“朕在你心中,是那種小氣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