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現實逼人(1 / 3)

隨著距離長安越來越近,沮授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這一路上並沒有誰故意刁難沮授,但沮授所看到的一切卻讓沮授的心裏越來越沒底。

談判談判,談判是需要自己手裏有籌碼才能談的。換句話說,就是自己手裏必須要有對方想要的東西。可這一路走下來,沮授鬱悶的發現西漢似乎什麼也不缺。比起幽州,西漢要強上不知多少,即便西漢真的想要奪取幽州,也不過是多付出一些代價而已。

藺相如見秦王時好歹手裏還有一塊叫秦王很是在意的和氏璧作為籌碼,可沮授此時卻感覺什麼依仗都沒有。這心裏沒底的感覺很是難受,而且這種事情沮授還不能跟外人說,隻能憋著心裏,盤算著等見到了西漢皇帝劉福以後再見機行事。

但等沮授真的見到了劉福,原先想好的說辭沮授忽然不想說了。劉福召見沮授的地方並不在皇宮,而是在興漢學院內。相比起去皇宮,沮授也更願意來興漢學院。早就對興漢學院久聞大名,如今終於有機會參觀一下,沮授不願意放過這個機會。而且在學院與劉福談判可以當做談判前的準備,而如果是在皇宮裏,那就是正式的了,一旦談不攏,連回旋的餘地都沒有。孰輕孰重沮授分得清,也對劉福的善意感激不盡。

談判的氣氛很輕鬆,沮授在劉福的陪同下參觀了學院,不僅僅是文學院,就連武學院劉福也沒有故意藏著掖著。劉福自信興漢學院建立至今如果能被人看一眼就學過去,那就隻能算是失敗。

不管什麼地方總會藏有一些秘密,興漢學院也不例外,文武兩座分院中都設有禁地,不過有劉福陪同,沮授倒是能夠進入一觀。沮授也是個明事理的,在學院內參觀的時候隻帶了眼睛,而嘴巴則是負責跟劉福商談兩家結盟的事宜。

不過劉福對跟袁熙結盟的興趣不大,一個半死不活的盟友對劉福來說並不重要。自身利益才是關鍵!像沮授給劉福開出的種種條件,在劉福眼裏不值一文。什麼承認西漢的正統地位,什麼願意每年進貢多少財物,什麼願意與西漢瓜分冀州……這些統統都是廢話!

我用你承認?我稀罕你的財物?我需要你的協助?

“沮先生,明人不說暗話,你若是繼續說這些話糊弄我,那咱們之間就沒有繼續商談的必要了。”劉福打斷沮授的話道。

“陛下何出此言?沮授此次奉我家主公之命帶著善意而來……”沮授故作不解的說道。

“拉倒吧,我又不是三歲小孩,你這話糊弄得了別人,還能糊弄得了我?沮先生,我就把我的底限對你明說吧,袁熙想要保住袁家血脈不斷絕,那就隻能效仿曹操無條件歸順。歸順之後他本人必須人在長安,我可以給他安排一個閑職,也可以按照他的才能給他做官的機會。至於幽州的兵馬、官員的安排,他不能過問,自他宣布歸順西漢起,幽州的一切就與他無關,幽州軍隊的去留,文武官員的安置,都將由西漢決定。若是同意,我們可以就具體事宜進行商談,若是不同意,沮先生可以在學院內參觀幾天,什麼時候想走了隻需告知一聲我就會放行。沮先生,我的答複就是這樣,如何決斷你自己考慮,失陪了。”

劉福說走就走,絲毫不給沮授反駁的機會。眼看著劉福帶著幾名親衛離去,沮授張了張嘴,卻一個字都沒說出口。

條件很苛刻,幾乎沒有給袁熙任何優待。但沮授知道,若是西漢真的開出優渥的待遇,自己反倒不敢相信。身為袁熙倚重的謀士之一,沮授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幽州的現狀。耗不起啊,幽州雖然因為幾年的休養生息積累下了一點家底,但隨著袁紹南征,後來又經曆了一場還在進行中的內戰,那點積累的家底已經消耗殆盡了。

百姓為了逃避戰亂不斷逃入並州,原先並州才是人口流失最嚴重的地方,但隨著西漢奪去了並州,原先逃出並州的人口逐漸回流,再加上現在幽冀二州的百姓不斷流入,現在的並州人口已經趕上了冀州的人口,而相對的就是幽冀二州的人口大幅度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