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這怎麼話說的,不年不節的咋給嬸子送吃的,快拿回去,你家也不富裕,嬸子心領了。”
“沒事兒,這東西山上多得是,下午我想去采點,想問問三花跟我一起去不。”
“不去!你趕緊走。”李四牛隔著窗戶喊道。
孫氏麵色一緊,回頭瞪了一眼,罵道:“混小子,你再這樣我可打你了。”
“行,一會吃了飯我讓三花去你家找你。”孫氏回頭跟杜芸說道。
“好,那我就先回去了嬸子,這些您拿著嚐嚐鮮。”說到這,話音一頓,瞥了屋裏一眼,星星亮亮的眸子裏帶著歉意的說道:“嬸子,您幫我跟四牛哥說聲對不起,到底是我對不住他。”
孫氏笑著接過碗,拍拍她的手,“沒事兒,他那個倔脾氣幾天就好。不用理他。”
“那我先回去了,嬸子。”
“回吧,路上慢點。”
出了院子,杜芸走了幾步,回頭看孫氏還站在門口,衝她揮揮手,“快進去吧,嬸子。”
往家走的路上,薄唇自然的上揚,她發現,農家人很淳樸善良。這種溫暖是她曾經在高樓林立的大城市所感受不到的。
回到家,單薄瘦小的人兒已經提了兩桶泥倒在院子中央,並且還在孜孜不倦的努力著。
肖氏坐在門口,看著兒女們忙來忙去。
一股暖流在胸膛裏流竄,竟覺得這如死水一般一眼望到頭的日子也有了奔頭。
唇角掛著笑,肖氏扶著肚子起身,進了屋。
泥坯的製作方法,杜芸隻在小時候聽母親說過,母親年輕的時候在生產隊幹活,隊裏要蓋馬廄,母親跟著隊裏的男人甩過泥坯。
按照母親當時說的,杜芸先把茅草擰成幾團繩,然後伸進泥巴裏攪拌讓茅草繩都粘上泥。
和好之後,做成磚坯的形狀。
曬半個小時左右,開始壘灶台。
壘灶台的方法是跟向往的生活學的。她最愛的一款綜藝之一。
三小隻圍在她身邊幫忙打下手,杜立跟杜霜兩個人抬著泥坯一塊一塊的遞過來給她。
一會兒的功夫,兩人身上沾滿了你,跟個泥猴一樣。
豆兒也沒閑著,端著小盆子,邁著小腿顛顛兒的跑到外麵去搓土,搓好一盆便踉踉蹌蹌的端進來。
在四個人通力合作下,泥灶壘好了。
生火試了一下,嗯,還可以。
通風很好,杜芸十分滿意。
看著三隻小泥猴,杜芸啞然失笑,回身掀開缸蓋,拿著水瓢將陶鍋裝滿水。
“過來大力,看著火,燒開了叫姐姐。”
“好。大姐你幹啥去?”杜立乖乖的蹲在土灶跟前。
“我去弄點草簾子。”
還剩下大半的茅草跟柳條,杜芸又做了幾個長的草簾子,踩著凳子從下到上綁在四根木頭柱子上。
人進出的地方,杜芸選擇把草簾子豎著垂下來,這樣進進出出就方便了很多。
弄完之後,站在外麵,看著如涼茶棚一樣的灶房 ,黑沉沉的眼睛裏光芒燦動。
第一階段改造計劃,成功~
就在這時,餘光忽然瞥見一道人影兒鬼鬼祟祟的在她家門口轉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