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子欲養而親不在(1 / 3)

『終於回來了~』

“幕雲……”趙澤正在發呆的時候,耳膜就被忽如其來的喊叫聲震了一下子,轉身看去,卻不是端王趙佶又是誰。

“端王呀,你就不能小聲一點?”趙澤揉了揉被震得有點痛得耳朵,說道。

“嘿嘿,嘿嘿,聽說……”說到這裏,趙佶眼睛卻朝著王詵處瞟去,笑容在趙澤看來,卻是淫蕩之際。

“嘿嘿……嘿,端王,這個……那個……”趙澤看了一眼正在與蜀國公主相談勝歡的李安逸,說話都有些忸怩。

“哈哈,幕雲呀,幕雲”趙佶拍了趙澤肩膀一下,怪聲怪氣的,說道:“沒問題,是情包在我身上了”

“嗯?端王,你確定知道我想說的是什麼嗎?”趙澤聽到趙佶答應的這麼痛快,怕趙佶誤會了自己的意思,在詢問道。

“幕雲,你還不相信我?”趙佶臉色一板,但眼睛裏卻滿是笑意。

“嗯,那端王,事情就交給你了”趙澤頗為愉快地說道,畢竟這件事情終該有個了解,但如果自己去說,八成會傷感情,哎趙佶呀,就全拜托你了。

“對了,幕雲,你知道嗎?今天還有一個人要來呢”趙佶有些期待的說道。

“哦?是誰?”趙澤疑問道。

“那就是當今翰林學士兼侍讀、修國史蔡京,蔡元長,這蔡京可也是寫的一手好字呀……”趙佶還在那裏介紹這蔡京,但趙澤卻腦中一片空白,什麼也沒聽見了。

蔡京,怎麼會是他?趙澤自從獲得了趙佶的信任後,一直在幻想著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見到這個將北宋玩到亡國的大奸臣,卻沒想到會是在這種情況下見到,在前世,即便是不知道曆史的人,也不會沒有聽過蔡京這個名字。

蔡京,福建仙遊人,字元長,為徽宗朝“六賊”之首。“元更化”時,他力挺保守派司馬光廢免役法,獲重用,紹聖初,又力挺變法派章變行免役法,繼續獲重用,首鼠兩端,投機倒把,是個被人不恥的機會主義分子。徽宗即位,因其名聲太臭,被劾削位,居杭州。適宦官童貫搜尋書畫珍奇南下,蔡京變著法兒籠絡這位內廷供奉,得以重新入相。從此,趙佶像吃了他的迷魂藥一樣,言出必從,計無不售。從此,無論蔡京如何打擊異己,排斥忠良,竊弄權柄,恣為奸利,宋徽宗總是寵信有加,不以為疑。

所以,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風潮掀起,宋徽宗雖然迫於情勢,不得不降黜一下,外放一下,以撫平民意,但總是很快地官複原職。從他登基的崇寧元年(1102年),任蔡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起,到靖康元年(1126)罷其官爵止,二十多年裏,趙佶四次罷免了他,又四次起用了他。最後,蔡京年已八十,耳背目昏,步履蹣跚,趙佶還倚重這個老年癡呆症患者,直到自己退位。

任何一位領導人,輕信失察,用人不當的事,難免發生。看錯了人,看走了眼,被假象蒙蔽,作錯誤決策,把處理品當優等貨,把三類苗當好莊稼,把偽君子當正派人,把野心家當接班者,這都是可能的。但通常,可一可二不可三,宋徽宗甚至於四,一錯再錯,錯上加錯,實在是不可救藥了。

一個好皇帝,碰上一個不好的宰相,國家也許不會出問題,一個不好的皇帝,碰上一個好宰相,國家也許同樣不會出問題;但一個不好的皇帝,碰上了一個不好的宰相,那這個國家就必出問題不可。北宋之亡,固然亡在不好的皇帝趙佶手裏,也是亡在這個不好的宰相手裏。

蔡京的書法自己也聽說過,看過,宋四家“蘇、黃、米、蔡”中的蔡,便是這個權傾朝野的蔡京了,蔡京始受筆法於蔡襄,既學徐浩,未幾轉學沈傳師,後又厭傳師而從歐陽詢,由是字勢豪健,痛快沉著。紹聖間,天下號能書,無出其右者。後又棄歐陽詢而法二王,尤歎服王羲之,因世惡其為人,將蔡京易為蔡襄。

趙澤還真的期待見見這個中國曆史上的十大奸臣之一的蔡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