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小人書(2 / 2)

晨練結束,兩人又去洗了把臉,隨後一前一後的走出了房間。

今天櫃台前站著的不再是王招娣,而是一位四十多歲的大嬸。

孫華強走上前去,禮貌地向大嬸打聽附近有什麼特色的早餐店。

大嬸熱情地回應,推薦了一家老字號的麵館,據說那裏的紅油抄手和擔擔麵堪稱一絕。

師徒倆按照大嬸的指引,穿過幾條小巷,來到了這家彌漫著濃鬱香氣的麵館。

店內基本上沒什麼人,也不知道是這個年代本來在外麵吃早飯的人就少,還是因為大家習慣了節省!

孫華強隨便找了個空位坐下,好奇地張望著周圍,看著師傅們熟練地煮麵、調湯、撈抄手,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嗬成。

馬衛民走到櫃台前掏出了錢和票,點好了他們的早飯。

這也是師徒倆一直以來的默契,孫華強每次和師父一起跟車的時候,在車上都會準備好一些吃食和酒水。

而等到了地方以後,平時吃飯等花銷則是全部由馬為民來買單。

不一會兒,兩碗熱氣騰騰的紅油抄手和兩碗擔擔麵就端上了桌。

抄手的麵皮薄如蟬翼,肉餡飽滿,紅油浮在表麵,散發著誘人的光澤,入口香辣鮮美,令人回味無窮。

擔擔麵則麵條勁道,臊子炒得香酥可口,麻辣的湯底刺激著味蕾,雖然沒有肉,但每一口都充滿了濃鬱的川味。

孫華強狼吞虎咽,一邊吃一邊直呼過癮,馬衛民看著徒弟的饞樣,笑著搖搖頭,也慢慢品嚐起來。

吃完早餐,師徒倆漫步在芙蓉城的街頭。此時的城市已經蘇醒,街道上行人漸多,偶爾也會有自行車穿梭往來。

他們路過街邊的菜市場,孫華強又發現了一樣讓他口水直流的吃食——湯麻餅!

湯麻餅:芙蓉城的湯麻餅始於清朝乾隆年間,以火工精當、皮酥心脆、香甜化渣著稱,是當地的一大特色!

孫華強前世來芙蓉城玩的時候就品嚐過這種美食,後來回到自己工作的地方還會時常想起。

來到攤位前孫華強問清了價格,八毛錢一斤外加一斤糧票!

錢,孫華強不缺,本地糧票他這裏卻沒有。

最後和攤位上的售貨員一通討價還價,兩人商量好孫華強用一斤全國糧票當1.5斤的本地糧票使用。

孫華強也知道就算是這樣,售貨員也肯定還有的賺。按照現在黑市裏的價格,一斤全國糧票,絕對可以換到1.8斤到2兩地方糧票!

不過孫華強也不在乎這點小事,誰讓他是“狗大戶”呢!

最後,孫華強花了12塊錢和10斤全國糧票,買了15斤湯麻餅。

東西到手的孫華強拿出一個遞給了師父,隨後自己也拿出了一個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

但一口下去,他就不自覺的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