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都給村裏吧,咱家不留。”孫二狗一臉認真的說道。
“啥?”一聽兒子說自己家一點不留,李翠蘭直接急得在凳子上蹦了起來:“兒子,你辛辛苦苦從山裏冒著危險撿回來的兩頭野豬,憑啥咱家裏一頭都不留?你是不是傻?”
而一旁的孫狗剩聽到兒子的決定卻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娘您別急,您先坐下,聽我慢慢跟您說。”孫二狗看著激動的母親,又將他輕輕的按在了凳子上,然後才跟他解釋起來。
“這幾天我進山不是抓到野兔就是抓到野雞,村子裏麵已經有很多人明顯開始眼紅了。”
“我這次更是運氣好,一次性撿到了兩頭野豬,這兩頭野豬加起來得接近兩百五六十斤。”
“娘您仔細想想,兩百五六十斤的野豬肉,如果咱們家留下一半,那就是120多斤。剩下的130斤野豬肉,卻需要村裏麵五十幾戶人家,接近300口人才分。你覺得他們心裏能平衡嗎?”
“他們憑啥不平衡?他們有啥不平衡的?這野豬肉都是我兒子冒著危險撿回來的,能分給他們就已經很不錯了。”
“娘,道理是這個道理,但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孫二狗耐心的和他老娘講著道理。
“什麼寡婦不均的,我不懂,我就知道這些肉都是我兒子帶回來的。誰如果嫌分的少,那他幹脆就不要領!如果我聽到誰敢在外麵說我兒子的不是,我肯定撕爛他的嘴。”這一刻李翠蘭農村婦女的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
“娘……”
“好啦兒子,你不要再跟你娘說那些大道理了。老娘們家家的,就是頭發長見識短。”孫狗剩一聲大喊,打斷了孫二狗的話。
孫二狗直接被他父親的大喊聲嚇了一跳,但一旁的李翠蘭卻毫不在意。她直接站起來跳著腳喊道:“孫狗剩,你和老娘叫什麼?什麼叫老娘們頭發長見識短?難道我說的不是事實嗎?這些肉不是我兒子帶回來的嗎?”
“媳婦兒,你好好想想,如果今天這兩隻野豬不拿出去分掉,你感覺咱們一家人以後還能在這孫家堡立足嗎?”
李翠蘭聽到孫狗剩的話後,一下子愣住了。她張了張嘴,想要反駁,卻發現自己找不到合適的話語。
孫狗剩見狀,歎了口氣,放緩了語氣繼續說道:“媳婦兒,咱這孫家堡全是一個姓的族人,大家一直都是互幫互助才過來的。”
“這次咱兒子得了這麼大的好處,如果咱們全占了,以後村裏有啥事,誰還會幫襯咱們家?再說了,咱們家把肉分出去了,但鄉親們心裏都有數,知道二狗是個仁義的孩子。就這一點在我看來,都比那些野豬肉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