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湯淼就很是激動,五六歲與練武材官體質接近,若是成年,都不敢想,即使是曆史上的項羽樊噲,也未必有這般能耐吧。
湯淼一周歲,已然能聽懂大多數的話,會說絕大部分的日常用語。
此地的語言雖然是一脈相承的漢語,但與前世多少有些出入,地域與時代的區別,這種差別是必然的,湯淼早有心理準備。
湯淼還知道,此生,他必然是個神童。
且不說語言有相似性,糾正適應的快。
單說智力,其實所謂高智力,無非多知多斷,信息重組利用能力強,獲取信息能力強。
而此時有玄光在身,湯淼不管學什麼,都是看一遍就能記住。
如果身體允許,不管什麼事情,隻要多試幾遍,就基本能幹的得心應手。
於是,當湯淼在抓周時拿起一本書,周圍人說了一遍湯淼就能複述後,趙德給湯淼下了個論斷:“多識多斷曰智,耳聰目明曰慧,這孩子以後定然是個聰明孩子。”
得了論斷的王芸和趙鑫很是開心,於是他們決定再要個老二。
就這樣,湯淼得了句好評後,被送到了叔爺爺趙德家識字明理。
而趙鑫王芸夫妻兩個,則開始為老二的誕生做準備。
這期間,湯淼也沒有讓演化位閑著,抽空又掃了趙鑫一次,這回湯淼看上了趙鑫的射術。
趙鑫作為武備材官,接受過射聲營的訓練,加上力氣大,常年打獵,一身射術極為了得。
湯淼曾親眼看到在家練習的父親趙鑫,一箭射穿了百步外的一塊巴掌大的木牌。
在去找趙德學識字之前,湯淼纏著趙鑫看了幾次更為強悍的射術表演。
演示現場給出的效果讓湯淼印象深刻,若冥冥中有鼠兔作聲,趙鑫彎弓搭箭,聞聲即射,百步內一射即中,很是誇張。
湯淼掃描後,一看,推演時間半年,比《睡仙功》都長。
倒不是這門功法比《睡仙功》高級多少,實在是玄光推演都是以湯淼此時具備的身體條件起手開始推演,很多東西,力氣夠了是一種用法,力氣不夠,又是另外一種用法。
以湯淼此時的身體狀況為基礎推演起射聲箭術來,自然要難的多。
當然,難有難的好處,推演成功了,湯淼的射聲箭術,必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射術在推演過程中,湯淼則跟著趙德識字,這一讀,就讀到了三歲。
趙德雖然讀過書,但家學並不多。
他師傅多代積累,也不過抄了十來卷書。
這些書中,多是各國史書野記,比較有內容的,也就一本詩經殘卷,一本《韓非子》抄本,一本《道德經》抄本。
湯淼這也是第一次看到古代版本的《道德經》,湯淼對比了一下,古書《道德經》大體內容與湯淼前世所讀並無太大出入,唯一在排版、句讀等細節,有不少不同。
《韓非子》顯然是趙德最為珍貴的書籍,保養的很好,給湯淼看,趙德都在一旁盯著,生怕湯淼貪玩給弄壞了。
湯淼知道,其實趙德早就背下了全文,但書籍在此時,保存不容易,抄起來非常耗費時日。
湯淼也能理解趙德的心態。
其他的書,多是對這幾本書的解析解讀,批注添附。
很快,趙德手裏這點東西,就被湯淼掏了個精光。
感慨一句果然是人比人,氣死人,趙德自知湯淼不是自己能教的主,他決定,給湯淼找個真正的師父。
這個師父不是旁人,正是湯淼的姥爺,王芸的父親,王林。
趙德在村內,唯一看不透的,就是王林,他知道,這個當了多年村長的王林,不是凡人!
他也不知道王林具體的底細,但趙德知道,不管是從血脈,可能性,學識等各方麵考慮,將湯淼交給王林教,都是最好的選擇。
幾年前,王林拜托趙德,在啟蒙的孩子之中,給他找個靠譜的徒弟,趙德一直沒推薦,如今有了湯淼這個妖孽,趙德選擇動用這次推薦的機會。
畢竟,他這裏,可是真沒有可教給湯淼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