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艾灸趕走亞健康一(1 / 3)

我們都知道健康很重要,我們也知道生病了要去看病、吃藥,但您是不是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總是身體不舒服卻不清楚怎麼回事兒,到醫院去看病卻查不出什麼。”其實答案很簡單,這是因為您的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了。亞健康問題不解決,遲早會轉變成疾病,進而影響工作和生活。身體“亞健康”了也不用擔心,艾灸通過火力把艾草的藥力打入經絡,調整人體陰陽使之恢複平衡狀態,這樣就可以迅速把“亞健康”趕出我們的身體。

一、頭痛

頭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症狀之一,通常是指局限於頭顱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輪上緣和枕外隆突連線以上部位的疼痛,或者定位不清楚,感覺整個頭都痛。我們這裏講的頭痛,主要指的是排除了器質性病變的頭痛。

灸法

艾灸取穴四神聰穴、太衝穴、血海穴、足三裏穴

快速定位四神聰穴,在百會穴前、後、左、右各開1寸處,共4穴;太衝穴,位於足背側,第1、2蹠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處;血海穴,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隆起處;足三裏穴,位於外膝眼下4橫指,脛骨偏外側1橫指。

操作

四神聰穴用隔薑灸,米粒大小艾壯每次3~5壯;餘穴用溫和灸,每次每穴30分鍾。以上操作每日1次。

治療原理

四神聰穴主治神經性頭痛、眩暈等頭部疾患;太衝穴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頭麵五官疾患;血海穴,顧名思義,是藏血的地方,主治因血虛造成的頭痛;灸足三裏穴能促進腦細胞機能的恢複,其治療範圍很廣,既能治病又能保健。

按摩療法

拇指按揉合穀穴

按揉合穀穴,每次3分鍾,每日3次,長期堅持,有很好的治療頭痛的作用。

指壓內關穴

用拇指指腹按壓內關穴,力度適中,每次3~5分鍾,以感到酸脹為度,每日2次。此法可以改善因心理壓力過大引起的心動過速、心律不齊、胸悶、眩暈、失眠、偏頭痛等症狀。

按揉脊椎兩側

按揉頸部背後的脊椎兩側,用示指、中指同時施壓。

病友反饋(已做保護隱私處理)

我頭痛有三四年了。剛開始發現頭痛的時候,痛一會兒自己就好了,但後來每次頭痛的時間都在延長。我的年紀不大,去醫院做檢查也沒有檢查出頭部疾病。後來慢慢發現,每次頭痛之後就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吃過感冒藥後頭慢慢就不痛了。漸漸地感冒藥也控製不了頭痛了,要連續吃好幾天才能止住頭痛。我覺得這樣下去,頭痛隻有更加嚴重。我妹妹一直是單老師的忠實“粉絲”,她看到老師的博客裏有講艾灸治療頭疼的內容,就讓我嚐試艾灸。我是這樣艾灸的:我把3個艾灸罐放在三罐艾灸布袋裏後拴在頭上,然後待灸條燃完又裝進新的艾條柱,連續艾灸5次。第二天我就覺得頭痛症狀減輕了。我很高興,對艾灸也越來越有信心了。如果想徹底消除頭痛,還需要怎樣做呢?

單醫生點評

這位患者把艾灸罐綁在頭上給自己治療頭痛,這個方法很好。我頭痛時也經常使用這樣的方法,效果很好。出現類似感冒症狀時的頭痛,是因寒邪入侵導致頭部血管收縮、血流緩慢,於是頭痛就會產生。艾灸可以加速氣血流動,促進血液循環,擴張血管,調整髒腑功能,調整機體陰陽平衡,使寒邪性頭痛患者的組織、器官及腦部達到健康狀態,從而治愈寒邪性頭痛。選擇用艾灸驅趕寒邪,方法是正確的。治療頭痛還可以選擇艾灸大椎、風池、風府穴,這些穴位也有治療頭痛的作用。疾病的發生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徹底減輕頭痛,也需要長時間治療過程。

二、空調病

空調病多見於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的人。空調病可表現為鼻塞、頭昏、打噴嚏、耳鳴、乏力、記憶力減退、皮膚緊繃發幹、易過敏等症狀。這類現象在現代醫學上被稱之為“空調綜合征”或“空調病”。艾灸對空調病的治療效果很好。

灸法

艾灸取穴關元穴、中脘穴、大椎穴、湧泉穴

快速定位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處,腹中線上;中脘穴,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處;大椎穴,位於第7頸椎下方的空隙處(低頭時,用手摸到頸部後方最突出的一塊骨頭,就是第7頸椎);湧泉穴,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操作

關元、中脘、湧泉三穴用艾灸罐灸,每次每穴30分鍾,每周1~2次。大椎穴用隔薑灸,每次3~5壯,每周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