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了解艾灸一(1 / 1)

經絡縱橫交貫,遍布全身,將人體內外、髒腑、肢節、肌肉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因為經絡通行著氣血,一旦經絡不通、氣血堵塞,那麼相應的組織或者器官就會發生疾病或者不適。相應地,調節經絡也可以調節我們的氣血,從而調養我們的身體。

艾灸同其他經絡療法一樣起源於砭石療法,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曆史。艾灸具有效果顯著、簡便易行、經濟實用的優點,幾乎沒有什麼毒性,隻要認真地按照規程操作,一般不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

一、寒邪、氣滯、元陽虛是現代病的病根

我行醫這麼多年了,尤其是最近10年,我發現高血壓、糖尿病、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都變成了常見病,這些常見病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患病的根源多是因為寒邪或者各種原因導致的氣滯。最終我總結出為什麼寒邪這麼容易侵襲現代人的身體,為什麼這麼多現代人的身上都有氣滯存在,根源就是他們的元陽虛。

我行醫到現在有40多年了。我最開始行醫的時候,常見的疾病都是一些勞損性或疼痛性疾病,而到了今天,以前很少見的高血壓、糖尿病等都成了現代人的常見病。尤其是現在的青壯年人,他們的身體狀況明顯不如我們這一代人年輕的時候。我治過很多青壯年病人,他們不是有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疾病,就是有頭痛、失眠、健忘等亞健康表現。

無論是針、灸、按摩,還是服用中藥,中醫在應用前都要辨證論治,所以,我們總聽說某人的感冒是表熱感冒、腰痛是陽虛腰痛等等。中醫的辨證方法有很多,但是陰陽、表裏、寒熱、虛實這八綱是最基礎、我們老百姓最好理解的辨證方法。

疾病要從八綱的4個方麵一步步地辨別。例如先要分清是陰證還是陽證,然後看是寒證還是熱證,一步步地鑒別下去。以初期感冒為例,我們通過八綱辨證法,得出的結果可能是表陽實熱證。有了這樣的分析,我們才能對證治療。那麼,怎麼快速分辨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呢?我把它們的症狀表現列成表,這樣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八綱症狀速查

表證

惡寒重,發熱輕,頭身疼痛明顯,流清涕,口不渴。苔薄白,脈浮

裏證

因髒腑氣血陰陽失調所致,其臨床表現複雜多樣,可以說凡不屬於表證的一切證候皆屬於裏證,即所謂“非表即裏”

寒證

畏寒、形寒肢冷,口不渴或喜熱飲,麵色白,咳白色痰,腹痛喜暖,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苔白,脈沉遲

熱證

發熱,不惡寒,煩躁不安,口渴喜冷飲,麵紅目赤,咳痰黃稠,腹痛喜涼,大便燥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脈數

虛證

麵色蒼白或萎黃,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氣短,形寒肢冷

實證

高熱,麵紅,煩躁,譫妄,聲高氣粗,腹脹滿疼痛而拒按,痰涎壅盛,大便秘結,小便不利,或有瘀血腫塊,水腫,食滯,蟲積。舌苔厚膩,脈實有力

陰證

身畏寒,不發熱,肢冷,精神萎靡,脈沉無力或遲

陽證

身發熱,惡熱,肢暖,煩躁口渴,脈數有力

通過上麵的列舉,大家很容易就能用八綱辨證來判斷自己的糖尿病、高血壓、感冒等疾病是什麼證。多年來,我也在用八綱辨證指導臨床中的艾灸治療。其實,治病的方法都一樣,水平高超的醫生的高明之處就是對於某些複雜的病證能分清是寒還是熱,是虛還是實。

我再說下大家總聽到的“氣滯血瘀、寒邪阻肺”等是怎麼回事兒。中醫發展了幾千年,對疾病的致病因素有深刻的認識。中醫理論把致病外邪分為六淫:風、寒、暑、濕、燥、火。這6種外界正常的自然氣候如果侵入了人體,造成人體內的氣血不通或者氣血虧虛,人就得病了。

我們在辨別了致病的因素之後,就可以說這個人是中了寒邪還是風邪等等。

尤其是最近十幾年,我發現除了前麵所說的疾病變成了常見病外,這些常見病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患病的根源多是因為寒邪或者各種原因導致的氣滯。最終我總結出為什麼寒邪這麼容易侵襲現代人的身體,為什麼這麼多現代人的身上都有氣滯存在,根源就是他們的元陽虛。

所以,我歸納現代人常見疾病的病根主要是3個:寒邪、氣滯、元陽虛。知道了病根,那麼平時在生活中,我們就要盡量保養自己,遠離這些致病因素。

補養元陽的最好方法就是做保健灸,關於這一點我會在後麵的章節中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