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萬物表美,其內而髒(1 / 2)

生時逢雨亂佳節,但是也不有苦中作樂,澱下江河也有魚遊水草,何苦大河泱泱?

江南漸去,雨水驟減,如煙布紗霧朦朧,如雨知畫潑墨山水一副圖,江南細雨憐碎了心,漸暖消逝的寒意,春風一度山水紅秀,落日暖陽雨過知涼。

風水吹去了寒意漸暖了心意,筆畫弄紙一朱砂否認殘缺了所有心血,杯盞濕茶也難靜心,誰能抵觸一紙心血隻不過別了的一筆勾抐?

“筆下無鋒,筆上無力,筆中無魂,畫中無神,人中無意,紙上也不過是一堆墨汁層疊,怎為畫何為圖?李知罔?”老者紅筆輕點桌上的山水畫,畫中有人有物有山水,顏色靚麗如雕摩,但是到了老人的嘴中卻成了紙上墨汁,這怎能不讓桌前的少年不悅?

“山水天下關人何幾事?水中無意照淌流?筆下無力怎就不能造就?握筆的不是武莽夫,而是筆書生!”少年明顯有些情緒激動,一時忘記了老者的身份,不管不顧的開口辨奪。

“人無魂而難自立,畫無神而難為作,如若一切都在其表而不顧其義,那麼一切都即將變的淡然無味。”老者耐煩的為少年講解著,他也不知道更少年說了多少回,但是少年卻每次都是這樣,不知道是有意為之,還是劣性難該。

“大道天邊我取其一,大義天行我不做無情。物態華美失了真意也好表達不了真情也罷,我隻願我心不被違逆便行。真情值了多少價碼雖然要看付出了多少心血,但同樣也要看對人造成的多少價值。”少年最終說出了自己的真意,他不願意在聽老者的叨擾,一直追求完美的一麵是需要付出所有的心血,而自己本身心就不在這裏,又怎麼可能把心思放在這裏?

“李知罔你浪費了自己的天資聰穎,也浪費了一身資源,更愧對了你父親的盛名,但是卻無愧於自己,我不知道該怎麼說你才好,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而選擇付出也是自己,所承受的代價也是自己。同時也對不住你父親給你取的名字。”

他是元國有名的畫師墨禪子,傳言他的畫中有禪意,被無數人爭相恐後的拜師,備受元國書人的敬意,但是眼前的這個少年卻對此不怎麼熱衷,這到時吻合了那句如果擁有的就不會怎麼珍惜,得不到才是讓人心頭惦念的。

身在福中不知福是每個人的抱怨,誰也逃脫不了,皆因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李知罔的父親李文幸也是一位畫師,隻是他已經封筆不作畫改行做了通商的商人,他的畫舫內倒是有不少他的畫作,並且都是他一身得意的珍藏,平時也隻是做展覽給別人看看,至於賣畫倒是沒有人問及過。

李知罔深得李文幸的遺傳,對畫道也是領悟頗高,隻不過為人豪狂,注表不注意這也就是為何讓墨禪子歎氣深心教導的原因,在茫茫天下尋得一個真傳的人是有多難,那種可遇不可求的如同大海撈針般困難,但是當你找到那個人卻發現他不願意接受你的傳道,這難道不是晴空霹靂讓人心神俱滅嗎?

“當你厭倦了天涯,在收心的那刻還記得有人希望你能夠握筆不失心,那個時候我希望你畫的不在是山河景色,而是人心猜測。”墨禪子怎能不知道李知罔的內心想法呢?誰的年少不多情,誰的年少不豪放,誰的年少少得了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