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小濤就命令軍士們撤軍回東平。軍士們雖然不理解小濤的意圖,但是還是照辦了。兩千大軍緩緩地向東平方向行去。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任城副將李誌耳中,除了這個消息外還有一個消息也到了李誌耳中,那就是曹軍大勝成廉,破東郡,*近濟陰,並派援軍一千支援任城。李誌聽到這個消息後大驚,親自率領大軍前去殲滅援軍。而就在李誌出發不久,小濤率領大軍到了任城門下並展開攻擊,半個時辰,小濤拿下任城,繼續出兵東郡,和於禁前後夾擊,大敗李誌軍。此間,小濤和李誌狹路相逢,小濤鼓足勇氣上前單挑,十餘回合,挑李誌與馬下,而李誌則成為了小濤來到這個世上殺的第一個大將,給小濤長了一大段經驗。稍微整頓了一下,小濤就出兵濟陰,和曹*、曹仁合兵一處。
濟陰是陳留的門戶,過了濟陰就到了陳留,所以呂布不敢大意,派副將高順率陷陣營和五千大軍駐守濟陰。小濤聽說這支部隊,此軍雖隻有七百餘人,但號之千人,右手短矛,左手厚盾,各各驍勇善戰,作戰極其勇猛,裝備精良,每所攻擊,無不破者,是高順手下的王牌軍,放眼整個大漢,也很難再找出這樣的精銳部隊。這次呂布把這把鋒利的匕首留在濟陰,這給了曹*很大的考驗。
曹*到了濟陰就前去搦戰,先後派了夏侯惇、夏侯淵、曹洪三將,但高順絲毫不懼,硬是將三將紛紛殺退,可見其勇。曹*拿高順沒有辦法,於是撤軍三十裏,也正在此時曹仁和小濤都率領各自部隊與曹*會麵了。三方各自彙報了攻取城池的過程,獨小濤損失最少,曹*大加表揚,雖然曹*知道是郭嘉幫助了他,但是曹*還要這樣做,因為曹*想要培養小濤在軍中的威信以便將來接替自己。
曹*還是向往常一樣,坐在上座講話,郭嘉和荀彧坐在次席。曹*說道:“濟陰雖為小城,但是軍事措施完善,很難輕易攻取,列為有什麼…………”
曹*的第一句話還沒說完,就聽到軍帳外殺聲連天。“報——主公,高順率領軍隊前來偷襲。”
“多少人?”郭嘉問道。
士兵答道:“號稱一千人,估摸著沒有一千人的。”
曹*聽完大怒:“區區一千人也敢前來劫營,殺回去。”
將軍正準備出軍帳準備時,荀彧急忙阻止道:“主公且慢,我們不宜硬碰,應該避其鋒芒。”
“文若此話大錯特錯,我們有大軍一萬餘,何懼區區一千人,妙才,弓箭手伺候。”
“主公不可,文若說的沒錯,我們應該避其鋒芒。這一千人乃王牌軍陷陣營,陷陣營不適合野戰,但攻城拔寨天下無雙,手下軍士足可以一當十,我們如果硬碰就會中了高順的圈套。”
曹*更加憤怒了:“奉孝無需多言。縱使高順是隻猛虎,我也要虎口拔牙。虎沒了利齒就如同待宰羔羊,此戰成敗,在此一舉。”
說完,曹*就率領各位將軍衝了出去,把保護郭嘉和荀彧的重任丟給了小濤。小濤不敢大意,盡心盡力地保護二位先生撤離。小濤在遠處看著陷陣營,就如同現在的特種部隊,黑壓壓的曹軍雖然包圍著陷陣營,但由於營寨內場地有限,無法以多打少,曹軍拿陷陣營一點辦法都沒有,反而陷陣營依仗著地勢和陣法,反客為主,一點一點地殺向曹營的中軍軍帳,很快曹軍就抵擋不住了,曹*利用弓箭兵的掩護下,撤出了營寨。事後經過統計,此次攻守戰,曹軍共殲敵五十八人,但是卻用兩千多條軍士性命換來的,曹*非常後悔沒有聽郭嘉和荀彧的建議。
陷陣營的實力大大超過了小濤的想象,這簡直比特種部隊還要特種,可怕,隻能用可怕來形容。攻防戰後,小濤曾建議讓曹*把陷陣營圍在營寨裏麵,但是被郭嘉駁回了,理由就是曹軍兵力不夠,采用圍剿會適得其反。
陷陣營攻下了曹*營寨後,在高順的指揮下,緩緩地退回了濟陰。曹*不敢追趕,他怕濟陰的守軍會在中途埋伏,曹*是個謹慎的人,不敢冒險,所以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陷陣營有秩序的撤走。從這日起,曹*每建起一個營寨,陷陣營必來光顧,曹*不敢交鋒,節節敗退,一直退到了五十裏之外陷陣營才收手。
一路而來,曹軍順風順水,從未遇到這麼瘋狂的抵抗,高順還真起到了絆腳石的作用,仿佛濟陰城五十裏外畫了一條界線,劃分這曹呂兩軍,每每曹*越過這條界線,高順必定給曹*狠狠一擊。兩軍相持了十餘日,毫無進展,再加上糧草將盡,曹*有點退軍的打算了。
另外一邊,陶謙和呂布激戰於沛、梁。太史慈攻打張遼駐守的沛縣,臧霸攻打呂布駐守的梁國。十餘日內,兩軍大小交戰數百次,城池之下早已經屍橫遍野,但是陶謙沒有絲毫撤軍的打算,因為青徐兩州富裕,陶謙根本不怕後援和糧草,他玩得起持久戰。陶呂戰事越焦灼這對曹*收複兗州的時間也就越多,這是曹*願意看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