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軍隊集結的消息後,哥羅德的市民們聚集在聖索菲亞大教堂前表示抗議。
他們竭盡全力地吼道:
“軍隊不能離開!”
“基米爾與我們無關!”
“如果軍隊離開,誰來抵禦孔雀人和鯊魚人的攻擊,保衛我們哥羅德城呢?”
他們的吼聲是那樣驚人,在這座大城市中引起了廣泛的反響:柳丁、納列夫斯基、斯拉文斯基、普洛特尼茨基、紮戈羅德斯基……貴族們都表示支持,還有那個隻有十七歲的年輕王子隻能憤怒地握緊了拳頭卻無能為力。
沒有辦法。哥羅德市民反對出兵是他們的合法權利。大公對他們來說隻是戰爭期間的負責作戰的統帥,要不要出兵則由議會決定。
談到議會,名義上是由全體市民選舉出來的議員組成,實際上能當選的都是貴族及其代言人。
特別是由少數世襲大貴族組成的利益團體,通過用大量金錢和美食賄賂普通市民投票來爭奪議會的實際統治權......
在哥羅德公國,一切重大事務都由議會決定的,當貴族們無法達成一致時,議會就變成了他們爭鬥的戰場。
然而今天哥羅德議會的貴族精英們一致拒絕年輕王子的出兵決定。
哥羅德人不想出兵援助基米爾公國。
他們記得,在利皮察戰役中哥羅德公國和斯摩棱公國的聯合軍隊是如何以慘重代價擊敗基米爾軍隊的。
他們還記得,在某一年公國城市爆發大規模饑荒時基米爾軍隊趁機出兵攻打城市,阻止鄉村的糧運到哥羅德。
在那段可怕的時間裏有多少人饑餓喪生,想想都令人毛骨悚然……
正是由於以上種種,雙方的仇恨—直延續到今天。
哥羅德人對基米爾人十分仇視,根本不願意幫助昔日的敵人。
年輕的亞曆山大王子能做的隻是召集一次公民大會,號召人民顧及同族情意支援基米爾......
多說一句,當基米爾公國的第一批使者抵達哥羅德後,亞曆山大便設法從軍隊中召集了忠於自己的戰士,一共二百名親衛騎兵。
他已經下定決心,如果議會不願派兵,那麼就自己帶領這二百人奔赴基米爾公國。
作為王子,他無法影響議會的決定,因為貴族們一致認為,與蒼狼人相比西方和北方的異族勢力才是當前公國最大的威脅。
他們的理由很簡單。縱觀哥羅德公國數百年的曆史從未遭遇過東方和南方的遊牧民族的襲擊,卻經常與北方的各個野蠻民族作戰。
孔雀人、鯊魚人、海馬人、鬣狗人等等一波波地入侵,來自十字教西方教派的劍士騎士團也逼近公國的邊界,征服了伊茲博爾城以西的大片土地。
去年亞曆山大王子跟隨奧莫夫紮率大軍與騎士團大戰,在索勒一戰中幾乎全殲對手,沒想到他們的殘餘勢力又與野豬人聯合起來重組騎士團。
野豬人派出六十名騎士和六百名軍士加入後,騎士團共有一百八十名騎士和兩千名步兵。此外當地的領主迪特裏希·馮·格呂寧根又從受洗的百姓中召集了六千名的民兵……
根據最新的偵察報告:野豬國王赫爾曼·馮·薩爾薩和孔雀國王沃爾德·馬爾已經在就雙方爭奪的土地進行談判,特別是關於孔雀人在占領的科利萬城遺址上建造的雷瓦爾城堡一事已經有了初步結果,一旦兩國和解,那麼就是哥羅德公國的災難。
現在的哥羅德周圍全是敵人——來自北方的海馬人、鯊魚人,來自西北部的孔雀人,來自西方的鬣狗人各個虎視眈眈。
更糟糕的是,哥羅德公國與普斯克夫公國也發生戰爭。
普斯科夫人公開與劍士騎士團結成軍事同盟,進攻哥羅德北部最大的城市。
劍士騎士團戰敗後,哥羅德人發動反攻,占領了的普斯科夫。
不過普斯科夫公國受到普遍愛戴和尊重的前任大公雅羅斯逃到了十字教西方派那裏尋求軍事援助,聲稱將替劍士騎士團征服整個哥羅德公國。
正是由於周邊局勢如此緊張,因此議會大部分貴族都反對向基米爾派遣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