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W:120|H:88|A:L|U:http://file1.qidian.com/chapters/20104/10/1546838634064941106869397131040.jpg]]]天京錢災
作者:張大召
聯係電話:13513966828
信箱:jinse669@
2009-8-2
目錄
第一章錦荷宮妃媚天子
第二章南世阿密遣奪命使
第三章巡天京賢眉誘守備
第四章抄西月秀青夜驚魂
第五章失帑銀同僚勤獻計
第六章賺天機熬德演聖意
第七章憫花子情傷梅花渡
第八章腥風夜血灑鍾山寺
第九章枕邊臣宮闈翻雲雨
第十章嚴正卿久旱盼甘霖
第十一章俊綸巾巧布美人計
第十二章裙帶臣跋扈返金陵
第十三章老銀匠臨危認孤親
第十四章帑銀局不才興冤獄
第十五章喪天良命官辱弱女
第十六章擒帑銀江南風波動
第十七章初出手世友喜相逢
第十八章老欽差辣手束綱倫
第十九章兩中堂聚首石頭磯
第二十章撈錢將鬥膽算如意
第二十一章急刹刹閹人出大內
第二十二章錢殤
第一章錦荷宮妃媚天子
第一節
公元一八五二年農曆八月的北京城,天氣已經明顯地涼了下來,不論是紫禁城還是北海子裏的樹木看上去都已經顯示出一些凋零的意思了,隻要有風一吹,便能夠見到幾片早衰的黃葉脫離樹的母體,由旋轉的空氣做成的風托拂著,飄飄搖搖地墜下來,之後,或落入泥土或陳於流水,隻算是又走完了一歲的輪回。
街頭那些熙熙攘攘的大清子民們隻顧忙活著自家生計,並沒有心思關注這季節的交替,隻是大家的臉麵上已經開始無意識地透出些許秋倦之氣,多少顯得有些肅穆和寡歡,與街麵上那些昂揚的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形成不相稱的對比。人流裏,不時彙集進來幾個來自全國各地的綠營信使,他們騎著馬,‘嘚嘚’地從人縫間跑過去,不小心時也會撞翻個把沒有眼色的路人,引起一陣陣或滑稽或可歎的喧鬧。
紫禁城內,從金水河通往乾清宮的甬道兩旁站滿了帶刀侍衛,他們一個個身罩黃馬褂,張目瞪天,釘子似的立著,與四周高聳的宮闕一起映出人間皇城特有的那份肅穆。
這是入秋後的一天上午,微風,明亮的陽光照在天空,使整個世界都顯得有些眩暈。
南京布政使、鹽運使兼南京帑銀局副督監多哈泰端跪在大殿外麵的漢白玉台階之下,大氣都不敢出,委屈得像一個十足的作錯了事的正在等待著父母給予懲罰的孩子,雖然顯得一腦門子官司,連動都不敢動一下。
宮殿內,皇帝與他的眾大臣正在朝議。
“南世阿呢?”
皇帝一麵發問一麵把龍體往龍椅的大背上斜靠過去,他那聽似舒緩的語氣裏帶著幾分焦急。
“臣在。”
隨著一聲明顯有些蒼老的聲音響起,一位老臣走出班列,哆哆嗦嗦的跪在了冰涼的地板上,口中呼道:
“吾皇萬歲!”
皇帝眼皮也不抬一下地催促道:
“眾愛卿知無不言,唯獨你為何一言不發呢?”
這人就是南世阿,雖然身在八旗,其實是一個滿漢兩族的混血,至少七十歲的年紀,已經一副龍鍾老態。聽見皇帝再次發問,跪在地上的南世阿歪了幾歪身子呼道:
“吾皇英明蓋世。”
皇帝不耐煩地擊了一下龍椅,盡量耐著性子說道:
“南世阿,朕今天不想聽這些屁話,你是管住天下錢糧的,你就說說在當今局勢之下,該咋辦就行了,別怕說錯,朕先恕你無罪。”
地上伏著的南世阿聽了這話像似吃了一副補藥一樣,精神頭明顯上來許多。馬上把頭抬到禮儀限製下的最高程度,顫著一把雪花花的胡須講了起來:
“萬歲,人所共知,如今江南賊勢初起,正在囂盛泛濫之時,朝庭軍隊作戰一時受挫,這也在所難免,因為天下畢竟動蕩了許多時候,朝廷銀乏兵疲,不能及時剿滅,也在情理之中,但螻蟻豈可撼山,浮蠅焉能朽木,憑我大清幾百許年煌煌基業,萬歲洪福,豈是一群亡命農夫隨便就可以顛覆得了的。眼底下當務之急應該做的事情呢,老臣以為是如何盡量減少賊勢猖獗給朝廷帶來的損失。方才朝議時,諸位大人也講了,雖然沒有往明裏說,也都是這層意思,老臣索性就捅破這層窗戶紙講個明白吧。至於洪秀全賊眾欲揮戈南京一事,老臣以為布兵設防固然重要,但也要慮及其他。比如南京城內帑銀局裏目前仍然囤積著我大清半壁江山接近兩歲的財富,臣以為應該盡早思謀,從速遷出。當然,絕不是老臣我對保衛金陵持否定態度,實在隻是個預防的意思,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