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退役(1 / 2)

在姚明新聞發布會現場以及有關姚明退役紀錄片采訪中,不少記者、運動員、教練都表達了失落和遺憾,這樣的情緒在球迷中也普遍存在。

姚明退役,喚起人們對英雄人物的懷舊情緒,也引發人們思索。為何在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無一人能替代姚明,成為新的NBA明星?

此前,美國《時代》雜誌預言易建聯是下一個姚明,他在被華盛頓奇才放棄後,成為一名不受限製的自由球員。孫悅,唯一一名在NBA打後衛的中國人,曾為洛杉磯湖人隊打過10場比賽,平均每場比賽僅得0.6分,目前已回國;此外,王治郅、巴特爾都因在NBA“混不下去”,選擇了回國。

無須諱言,姚明幫助中國男籃達到了一個嶄新高度,但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國男籃後繼乏人這一現實問題。前年,“無姚”男籃在家門口丟了亞錦賽冠軍。如果失去姚明這個唯一的“大殺器”,中國男籃的內線優勢將全麵消失。加之,本就孱弱的後衛線和鋒線,中國男籃今年亞錦賽奪冠之路會更加坎坷,一旦發揮欠佳,很可能無法亮相倫敦。即便奪冠,“無姚”男籃每況愈下的窘態也很難改變。

有網友說,如果身高是決定因素,中國男籃將是全世界最好的球隊。但球迷們知道,球員僅憑年輕、活力和身高這幾個因素,是無法贏得比賽的。

“我們要麼選擇責怪神靈和抱怨我們的不幸,要麼我們出麵迎戰並訓練下一代籃球天才。”籃球評論員、原國家隊隊員張衛平在姚明退役前如是說。

談到培養中國男籃的下一代,姚明20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後改造上海男籃,我會首先改進訓練方式,不僅重視外在的東西,更注重內在素質的培養。一名偉大的運動員,他的思路是否開闊,非常關鍵:溝通能力、緩解壓力的能力等等。我們不能再沿襲訓練場、澡堂、宿舍、食堂四點一線的軌跡。”

姚明之言讓人深思:竭澤而漁、唯身高馬首是瞻的選材模式,是否值得商榷?體育、教育兩部門是否應該聯手?好大喜功、錦標主義的體育政績觀是否應該改變?同中國足球相似,中國籃球到了該重新審視青訓體係、厘清人才培養思路的時候了!

也可以說,姚明的退出意味著中國隊再難搭建起中鋒體係了,但中國籃球可以把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丟失的東西再拾起來。“小、快、靈、準”,它們曾是中國籃球的立身之本,後來卻被漸漸遺忘,尤其在出現姚明之後。

中國是體育大國,籃球人才其實很多,但球員的潛力並未被真正挖掘出來。若能及時改進選材方向、優化青少年人才培養模式,夯實根基,相信中國男籃會經曆浴火重生,會有衝擊世界大賽排行榜前列的可能。

網友觀點:

hengjia1:

姚明為中國男籃在國外打開了良好局麵,易建聯等新人發展依然有力。

姚明走了,中國籃球的希望在那裏?

我羅列了一下,我們中國人跟NBA有聯係的不過就5個人,前後有巴特爾、王治郅、姚明、易建聯、還有孫悅5人陸續進入了NBA這個大環境,商業價值和認可度最高的,無容置疑當然是姚明。至於大治,我感覺很可惜,一個既有天賦又勤奮的球員,NBA亞洲的第一人,隻不過他曾經走錯了一步,讓他的職業生涯後半段失去了光彩。但他的回歸,對中國男籃來說還是不可或缺的。對於阿聯,有人說,如果他生在美國本土,可能連進NBA的機會都沒有,但對於中國的CBA來說,他確實是極具有潛質的一位球星。阿聯在NBA有這麼好的開局,姚明功不可沒,因為姚明為國人登陸NBA做了一個好榜樣。我為什麼這樣說呢,對於姚明在國內的知名度一度超越了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阿聯是名副其實的籃板王,創造了中國男籃的曆史,也將是中國男藍的新核心。期待他在未來帶領中國勇往直前。還有巴特爾,有點遺憾,出生在剛改革開放的大西北,注定了一開始就沒有好的專業訓練,靠著身體打球,就怕會有那麼一天扛不動。有人說他要是生在美國,他也許會成為NBA一流的球員。最後是孫悅,在國家隊一舉成名,被湖人隊識中,雖然表現平淡,但也是拿過NBA總冠軍戒指的人,不得不讓人羨慕。期待他在未來,對中國籃球精彩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