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了心頭之患,李世民大宴群臣,慶賀鏟除了妖孽。但好景不長,幾天以後又有人來報,太白星又在白天出現了。孫道昌說:“萬歲,民間妖言是‘女主昌盛’,我看應該是個女的。”李世民點點頭,問:“武家莊今年生了幾個女嬰?”“回皇上,兩個,一個叫武紅梅,一個叫武玉。”李世民想了想,說:“就是她!‘武玉’,比‘武王’還多一點,胃口不小啊!傳朕的旨意,立即將武玉捉拿歸案!”

就這樣,不到半年,已有十幾人因不同原因冤死在李世民的刀下。

一天,一個老臣對李世民說:“萬歲,雖然觸殺了不少妖孽,但真正的‘武王’卻沒有被處死。皇上您想,那些被殺的人都是平民百姓,他們即使有心想造反,也沒實力啊?臣昨晚徹夜不眠,將《史記》又瀏覽了一遍,發現,曆次改朝換代,除了朝廷昏庸,逼民造反外,就是兵變。現在托萬歲的鴻福,國富民強,庶民安居樂業,沒有理由造反;這個‘武王’一定就在萬歲身邊,說不定現在正在策劃此事,還望萬歲三思。”

李世民點點頭,連說有理。但這麼多官員,怎麼知道誰是“武王”呢?李世民讓人將官員的花名冊送到書房,從丞相到縣令,一個個研究,隻看的頭昏腦脹,也沒看出個子午卯酉來。李世民又將孫道昌叫來,將官員的花名冊往他麵前一推,限他十日內找出“妖孽”,否則斬立決。

孫道昌哆哆嗦嗦將花名冊抱到一間廂房裏,開始了一件沒有頭緒的工作。但皇上的的話就是聖旨,十天找不出來,吃飯的家夥就搬家了。李世民雖然迷信,但並不糊塗,隨便找一個一樣被殺頭。所以,孫道昌隻好挨個官員研究,希望能發現一點蛛絲馬跡。

也是他命不該絕,到第八天的時候,事情終於有了轉機。他將理由在心裏默念了數十遍,然後去見李世民。

李世民聽說找到“妖孽”了,並沒有表現出高興,因為前麵已經有很多“妖孽”被鏟除,這次會不會也像以前一樣,隻是瞎忙活呢?

李世民說:“我可告訴你孫道昌,如果你隨便找個人搪塞朕,我會將你淩遲處死!”

孫道昌趕緊跪倒,道:“萬歲放心,我如果說出理由萬歲認為不合理,任憑萬歲發落!”說完,孫道昌就將一個官員的名字和他就是“武王”的理由說了出來。

這個官員叫李君羨,是左武衛將軍,封號武連縣公,是宮城北門“玄武門”的守將;偏偏他的父母在小時侯給他起了個小女孩的名字,叫做“五娘”,是盼他易於養活。可是,“五”與“武”同音,正好牽連到女主之忌裏去。也該他倒黴,他的官銜、爵號、籍貫和職務裏,一連串占了四個“武”字:“左武衛將軍”裏占了一個,“武連縣公”占了一個,他又是“武安縣”人,太史公的占卜正好應在他的身上,巧得不能再巧了。

李世民大喜過望,重賞了孫道昌,馬上下旨,將李君羨貶到華州任刺史。

李君羨接到聖旨一頭霧水,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但聖旨還是不能違背,於是,他就攜家眷去華州任職了。誰知,李世民還是不放心,後來找了個理由,將李君羨殺了。

李世民以為這次李姓江山坐穩了,沒想到,他殺了這麼多人,在他死後還是應驗了民間的傳言。那個“女王”其實就在他身邊,就是十四歲被他選為才人的武媚娘,也就是後來的女皇武則天。

【發表於《古今故事報》】

太監造反

嘉慶十八年九月十三日上午,故宮內的一個院子裏聚集著很多太監。屋裏,一個叫陳爽的太監正在主持一個特別會議。會場裏氣氛很是壓抑,和別的時候完全不同。

陳爽說:“大家都看到了,武器已經運到,剛才接到林教主飛鴿傳書,今天中午我們就要起事。大家不要慌,林教主已經安排好,我們作內應,林教主帶著大隊人馬做外援;隻要我們齊心合力,定能砍下狗皇帝的人頭。”說完,陳爽用眼睛的餘光掃了一下屋裏的太監,拿起一個令牌,尖聲叫道:“劉呈祥聽令。”一個身材魁梧的太監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