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進自己的府門,冉興讓才站住,扶著門廊“呼呼”直喘粗氣。管家見他衣冠破爛,遍體鱗傷,連忙扶他進屋,找些藥膏給冉興讓塗到傷口上。
“老爺,這還有王法嗎?一個太監竟敢打駙馬爺?”管家憤憤不平地說,“去皇上那裏參他一本!”
冉興讓苦笑了一下,心說:“我要見到皇上,就不至於挨打了。”
這在這時,門口有人喊:“聖旨到,冉興讓接旨!”
冉興讓連忙出屋,跪在當院。一個太監撇著嘴念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冉興讓貴為駙馬,竟不知廉恥,做出傷風敗俗之事,今收回蟒衣玉帶,罰至國學反身三月,不許再奏。欽此。”
接過聖旨,冉興讓一頭霧水,自己連皇上的麵都沒見到,皇上怎麼可以這樣下結論?
原來,梁興女將冉興讓打出府去後,趙進朝給她出主意,讓她來個惡人先告狀,於是,她連夜到了宮裏,將當晚之事奏於皇後。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她謊說冉興讓不顧她的阻攔,一進府就脫掉衣服,赤身裸體在院子裏走。皇後一聽就生氣了,馬上將此事告訴了皇上。皇上一聽更是氣得不行。所以,冉興讓和公主的求見都被阻止。不僅這樣,當有人告訴皇上冉興讓挨打時,神宗說:“打得好,不打不足以正宮裏的風氣!”就這樣,冉興讓窩窩囊囊被打、糊裏糊塗地被軟禁。而那個管家婆梁興女,僅僅受了個取回另差的處分。
而這些事,公主一直都蒙在鼓裏。
【發表於《古今故事報》】
蔡京之死
北宋末年,徽宗昏庸,以蔡京為首的****慫恿宋徽宗窮奢極欲,揮霍無度,致使國庫空虛、民生凋敝,從而使金兵南侵屢屢得手。宣和七年冬,金兵大舉南侵,徽宗在金兵逼近開封時,急忙把帝位讓給欽宗,帶著蔡京等一幫寵臣南逃。
這天早朝,欽宗道:“各位愛卿,有事早報,無事朕要退朝了。”開封的太學生陳東出列奏道:“萬歲,現在金兵之所以能勢如破竹,逼近開封,完全是因為蔡京之流禍國殃民所至,臣懇請聖上嚴懲奸臣蔡京及同僚。”並呈上了滿朝文武聯名的奏章。
欽宗接過奏章,展開一看,連連點頭。但念於蔡京當朝多年,又年事已高,於是下旨把蔡京流放到嶺南韶關,永不聽用。
蔡京接到聖旨,哈哈大笑道:“想我蔡京當太師多年,什麼樣的榮華富貴沒有享受?多麼美麗的女子沒有得手?我複何求?”於是,命人將金銀財寶裝滿一大船,又叫過幾十名妻妾,挑選了三個絕代佳人,隨船南下。
蔡京知道,一路向南,都是魚米之鄉,隨以,他沒有帶多少食物。錢有的是,什麼好買點什麼,豈不更好?
大船起錨後,蔡京讓人搬把藤椅,坐在船頭看風景。船過一個小鎮時,正是那裏的大集,街上到處是熙熙攘攘的趕集人。蔡京一時興起,停船上了岸。他手持折扇,慢悠悠地在人群中閑逛。忽然,他看到一個小攤上擺著一枚古硯。
蔡京是當時屈指可數的書法家之一,所以,對文房四寶有著特殊的感情。他將扇子插在腰裏,蹲下身,輕輕拿過那個硯台,前後左右看了一遍,點點頭,問那個擺攤的中年人:“這副硯台賣多少銀子?”那人看看他,兩眼一翻,說:“不賣!”蔡京這個氣啊:“你不賣,擺在集上幹什麼?”那人說:“我願意,怎麼樣?大宋的律法上沒有‘擺上就賣’這一條吧?”這下,倒把蔡京問住了。但他還不死心,說:“你不要以為我買不起,我知道這是戰國時的古硯,很值錢,但你要是知道我是誰,就不會害怕了。”那人歪著頭看了蔡京好一會,說:“可惜,我主人吩咐了,不賣!”
蔡京拿起硯台又放下,放下又拿起來,心裏說不出什啥滋味。要是前幾天,莫說一個硯台,就是要條人命也不會這麼費勁啊?但事過境遷,自己已不是當朝太師。
蔡京還不死心,說:“請你主人出來,我跟他說。”那人還沒說話,從旁邊走過一人,嘴裏說道:“誰在這裏喧嘩!”蔡京一看來人,剛把手背到身後,又想起了自己的身份,連忙拱手一禮:“這不是張……”下麵竟不知怎麼稱呼了。這也難怪,蔡京自當上太師,除了皇上,從不曾稱呼別人什麼,現在,看到眼前這個曾是他手下官員的叫張子翰的人,真不知如何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