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亂秦之焚宮》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26年),成千上萬如潮水般的秦軍在一麵麵秦字大旗的引領下從四麵八方湧向了煙火彌漫的臨淄城。隨著秦國軍隊發出的那撼天震地的勝利的呐喊聲,一團團席卷著火焰的黑色濃煙衝上天空,六國中最後一個國家——齊,終於滅亡。中華民族第一次走向了真正的統一。
鹹陽——大殿之上,縷縷輕煙從青銅禦鼎中冉冉升起,百官峨冠博帶,六國的貴族在大殿之外俯首稱臣,一位年輕的秦宮衛軍麵帶著自信與驕傲的微笑和他的衛軍兄弟們荷戈垮劍,明甲覆盔,在三呼萬歲的呼喊聲中、在中天紅日的映照之下,仙真人的歌聲響徹雲天——六國覆亡,戰亂終場,天下一統,治國有方,西起臨洮,東至海疆,威德遐被,蠻夷來降。功蓋五帝,德逾三皇,車道同軌,書同文章,黔首臣服,天威浩蕩,史冊永誌,萬歲始皇。
驪山北麓,人群如蟻,喧囂聲和工具敲擊發出的叮當聲遙傳於數十裏之外。從全國各地征調來的民夫、刑徒正在揮錘砰訇、抬石打夯、掘地擔土、塑架株銅;雄偉的王陵和宮殿在一堆堆白骨中漸漸的成型聳立,巨大的飛簷之上,一隻渾身浴滿金色的銅雀俯視著它腳下的芸芸眾生……
李斯冷冷的看著術士們被狼虎般的甲胄武士們挾持著拖向萬人坑。始皇帝對儒生們的說教和百家不一的思想感到了厭倦,他指著禦案上的一卷竹帛對身旁的趙高說“燒”!不久,發往全國的上諭中有這樣一條“勿使家有蠱惑人心之冊,大秦士子當唯刑名之學以取”。熊熊的火焰將萬冊竹簡、帛書化為了灰燼。
巍峨的宮殿,鱗次及比,層樓累榭,星羅旗布。渭河上如飛虹一般的長橋將覆壓秦川三百餘裏的宮殿聯結了起來,無以數計的宮娥彩女、嬪妃麗人,長袖舞動,腳踏節拍,隨著大司令的樂聲緩緩起舞。
寬大的秦王朝弛道上,旌旗閉日、馬嘶車奔,槍戈如林,灰塵飛揚,黑壓壓的秦軍帶著一統中國後的強大殺氣正氣勢洶洶的向匈奴、向北方、向嶺南、向南越橫掃過去。
晴空萬裏,人海如潮,鍾鳴鼓響,鐃鈸起伏,挽歌動地。威儀的武士車仗掠過人群緩緩前行。一位首帙素縞,麵上略帶稚氣的少年滿臉凝重的坐在金根車上,手執招魂幡;兩旁是身著哀服的文武百官,頷首抱拂,哀哀切切,哭聲盈野,一眼去一片白色,白色盡頭便是秦始皇的靈柩車。
靈柩車後迷失縞素執兵的秦軍,他們押解著數千名身著喪服的嬪妃宮女,這些可憐的女人們手捧“象人”,眼睛紅腫,泣不成聲,蹣跚而行。
始皇帝的墳陵大門在轟然聲響中閉上,一個時代結束了。
車馬雷駭,轟轟闐闐。塵埃中,數百輛不同的車駕駛出城門。車上人嚎聲悲,押解車隊的秦兵揮鞭以催,車輪、馬蹄交相雜遝,在彌漫天際的灰煙之中迅速隱沒。
秦二世以天下人丁大減,鹹陽城男丁寥落,阿房宮姹女孑然,於是二世下令,再遷徙天下富豪二萬戶於都城鹹陽,同時選美女充塞阿房宮,曆史在這裏又拉開了新的帷幕!
焚宮
第一章
西邊天宇的霞光漸被暮藹吞噬,一彎新月慢慢的爬上了叢林茂密的遠山,炊煙幾縷、歸鳥頻噪,驛道上,一陣馬蹄和車輪的響動聲從遠處傳來,這聲音劃破了周圍的寂靜。
小車穿過縱橫的田疇,昏鴉低徊。
小車駛過竹林茅舍,柴門犬吠。
馬瓏瓏,車碌碌,古道茫茫沙撲撲。
“平亭長館”,驛道旁的亂樹叢中平挑出一幅木牌,樹叢中透出閃動的燈火,靜謐裏傳來陣陣的喧囂。
小車在這傍溪旅店前停下,一位少年從車上跳了下來,他扶著一位看上去有些纖弱的女子下了車。
店內,昏蒙蒙一片戲謔的喧嘩聲,杯盤的撞擊聲。
“客人,前行請進小店歇息,需要什麼盡管吩咐在下”店主匆忙笑臉迎來。
車上又跳下位彪形大漢,他迎上前去“歇店”
店主向這幾位看上去有些疲憊的客人施了一禮,然後說道“關傳能否借在下一觀”?
大漢微微一愣,麵上的猶疑之色一閃即過,他頓了頓聲調回道“我們動身忙迫,關傳忘帶了,請店主見諒”
本來滿麵堆笑的店主忽然板起了麵孔,他細細的打亮著麵前這幾個陌生人,冷冷的說道“秦法明令,不許留宿無關傳之人,違者腰斬,幾位兄台不要為難在下!”言罷,轉身拂袖而去。
大漢轉身望了身後扶著年輕女子的少年,然後急趨車前,向趕車的車夫問道“夥計,前麵還有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