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春,呂布大軍經過兩次血戰,大破匈奴、鮮卑聯軍,斬首近十萬騎,一時間天下震動,天下百姓都認為,我乃少年睿智天子,選賢任能,大破異族,是上天派來拯救我大漢百姓的。呂布率得勝之軍回朝,一時間舉國同慶,特別是那些經常受異族侵略的地區,更是喜不自禁,大軍每過一地,百姓都會成群結隊,拿著吃食、酒水歡送大軍。更有許多當地青年想要報名參軍。但是,呂布、賈文和等人未得我的允許豈敢擅自招兵,那可是謀反的,殺頭大罪。於是他們一邊安撫他們,先稍等時日,一邊派出信使向我稟報說:現我大軍破匈奴、鮮卑聯軍,西北民心歸附,許多青年才俊正當參軍,況西北民風彪悍,人人習武,可為軍用,不知陛下允否?我接到他們的來信,大喜,當即同意,並給他們回了一封信,大意是,你等可便宜行事,現在正是用兵之時,西北之軍可資軍用,當征之,越多越好。於是呂布等人一邊行軍一邊征軍,這樣來到長安附近時,兵力竟達到二十萬之多,整整比出征時多了兩倍。
初平四年五月,呂布大軍即將到達長安的消息傳到長安,我召王允、荀攸荀彧商議道:“今大軍回師,舉國同慶,可見百姓是多麼的高興。朕欲率百官出城十裏迎接凱旋大軍,以慰眾將士為國征戰。眾卿以為如何。”隻見,王允奏道:“陛下乃萬金之軀,怎可親冒風霜出城十裏迎接大臣呢,還望陛下三思啊。”還沒等我說話,隻見荀攸接道:“臣以為文侯所見差矣,現在正值國家危難時機,陛下親迎得逞還朝將士,可令他們知道,陛下對他們的眷顧,使他們感恩戴德,忠心效命於王事。也可使新參軍之兵看到陛下對軍隊的重視,正所謂安邦靠武將,治世用文臣。”我看向王允道:“太師以為公達所說怎樣。”王允也看出了自己的少謀,於是道:“是臣識短啦,臣以為右丞相所說甚是有理。”我又看向荀彧,荀彧道:“臣也以為可行。”我說道:“那就這麼定啦,明日百官隨我出城十裏迎接得勝回朝的大軍。”
翌日,我吃過早飯,便帶領王越等人來到宮外會和百官,文坐轎,武騎馬,浩浩蕩蕩向城外開去。
中午時分,我們正在喝茶,不知是誰突然喊道:“看啊,快看啊,大軍到啦。”我們聞聲一起看到:果然不愧是我天朝精銳部隊,隻見旌旗遮天蔽日,人馬斯揚,首先是五百手持大旗的大漢將軍,緊接著後麵是騎兵方陣......
不一刻,大軍來到近前,突然停住,隻見幾匹快馬向我們快速行來,離我還有十幾步時,那來人勒住戰馬,人立起來。帶他們下的馬來,定眼一看,原來是呂布帶著劉關張徐到啦。來到我跟前一齊跪下道,末將等豈敢勞天子大駕迎我們於十裏長亭,實在是罪該萬死啊。”我說道:“你們是大漢的英雄,也是朕的英雄,你們為天下百姓贏得了安定,朕與百官迎你們那是應該的,你們都是有大功的人。”他們一起回道:“陛下折煞臣等,請陛下給三軍訓話”。於是我登上高台對眾將士們說道:“眾將士們,自我大漢漢武朝以來,三軍從來未取得過如此大的功績,你們驅逐了異族,保全了國家、民族。你們的功績注定要被計入史冊,流芳千載。朕為有你們這樣忠勇的將士而由衷的感到驕傲和自豪。希望你們再接再礪,為國家再創輝煌,當然,我大漢向來注重賞罰,對有功的將士我們也不吝賞賜,封妻蔭子之功在向你們招手啦。”隻見下麵眾將士連呼“萬歲”。場麵之大,氣勢之宏,簡直無以複加。我又說道:“為慶祝我大軍得勝回朝,朕今天特備了酒肉,犒勞有功將士,大家不醉無歸。”大家又在那兒高聲呼起萬歲。我接著說道:“回朝。”今天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長安百姓都陷入瘋狂的狂歡中。舉城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