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歸家(1 / 3)

“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西川紅棉百花袍,身披獸麵吞頭連環鎧,腰係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羅貫中《三國演義》”

“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複,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陳壽《三國誌》”

呂文節頗有惋惜地輕歎一聲,合上手中的筆記,側過頭,望向窗外如瓷般湛藍的天宇。飛機的窗外,各式雲層舒卷,平鋪在蒼穹上,遮擋著刺目的陽光。

呂文節是一位大三的學生,在北京一所知名大學的人文係就讀,這次放寒假,單身一人從北京搭乘飛機返回家鄉江蘇。

呂文節的眼神有些呆滯,並沒有隨著那些各式的雲彩而漂移,他的思想還沉浸在先前筆記本上記載的內容。此次寒假,呂文節的班導布置了一個任務,要求班裏每個人按自己喜好挑一段曆史,並對其中的某一個曆史人物進行客觀全麵的評價。從小玩三國遊戲長大,酷愛三國史的呂文節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三國。而英雄豪傑輩出的三國史中,呂文節又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三國第一猛將——呂布。

呂布,驍勇無敵,善戰無前,虎牢關前,以一人之力鎮住十八路諸侯,獨挑三英而立於不敗,單論武力而言,呂布毫無疑問是三國中的最強者,趙雲,典韋等都無法與之比肩。可是,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呂布又偏偏勇而無謀,暴而不仁,反複無常,不重情義。

“唉。”呂文節苦笑著搖了搖頭,若是呂布真是有勇有謀,重情重義,又能采納諫言,重用手下的陳宮等人,那麼,以後的曆史還真不好說,三國,恐怕真得要自此改寫了。

雖說呂布為人不堪,好色無謀,可是在當今,呂布依舊擁有超高的人氣,被無數青少年仰慕,當成戰神一般來崇敬。畢竟,在人命如草的亂世三國中,隻有擁有足夠強大的武力或智謀,才能活的有聲有色,笑傲一方。而在熱血的青少年中,當然是崇拜超絕武力的更多。

呂文節也是個普通的青年,骨子裏對武力的崇拜,使他從心底裏仰慕飛將呂布。而且在他看來,呂布也並非如眾人傳言的那般惡劣、不堪,與貂蟬的傾世之戀,誰敢說呂布無情,能獲得陳宮的青睞,又有誰敢說呂布沒有人格魅力?

呂布殺丁原,斬董卓,背負上不義之名,冠上“三姓家奴”之稱。在呂文節看來,這些也並不是什麼大錯。畢竟,良禽擇木而棲,呂布殺丁原與董卓也是為了能在這個亂世中獲得一席更好的地位,況且,就以呂文節所知的,丁原與董卓對呂布都不怎麼樣,董卓就曾經因為一件小事用手戟扔擲過呂布,若不是呂布手腳敏捷,恐怕便因此喪命在他“義父”手中了。

到後來,又由於貂蟬的緣故,以及王允等人的勸說,呂布才奮起,於金殿上斬殺了董卓。暫不論呂布是為了兒女私情,私仇舊怨,還是國家大義才殺了董卓的,但必須要承認,那時候,以尚父自居,藐視漢廷,殘暴不仁的董卓的確是該死了。呂布隻是在正確的時候,做了一件正確的事罷了。

出於心中的種種念想與認知,呂文節想要寫一個與眾人口中不一樣的呂布,一個有野心,有情義,有大局觀的呂布,隻是呂文節自己也知道,關於呂布的野心、情義與大局觀,這些還真是乏善可陳。

無奈地一笑,呂文節自己都感覺到自己定的內容頗有難度,光是史料方麵的尋找與確認就要花費一大段時間,而且還要理解那些繁複難懂的古文,並從中整理出自己想要的內容,最重要的,還要寫出一個不一般的呂布。

一想到這,呂文節頭都有些大了,自嘲地拍了拍腦袋,眼角不由看到了一旁正好奇卻又略帶羞澀地打量著自己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