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華山的傳說(1 / 2)

離開了懸崖,兩人朝著華山主峰而去。

華山在五嶽當中以陡峭險峻出名,上山的路崎嶇危險,素有“華山自古一條路”的說法。

一路上,李懷舊發現了一個奇怪現象,就是今日爬山的人群裏有著許多穿著華麗的官宦子弟,並且他們的言談裏總是提到祭祀之類的詞語,問了同行的一些信男善女,終於知道三天後皇帝在西嶽大廟祭祀西嶽山神白帝少昊。聽了之後,李懷舊心中詫異,連問為什麼皇上會選擇在這個日子祭祀西嶽山神。一個同行的老者小聲對李懷舊說,一是因為河東天災,朝廷必須對天災有表態,以示朝廷關心百姓;二是兩天後的晚上,也就是祭祀前一天晚上天狗吃月亮,民間有風俗說天狗吃月亮必有大難,所以皇上必須祭天,以求上天恕罪。李懷舊恍然大悟,心裏想這幾天還真巧的,竟然遇上了難得一遇的皇帝祭祀西嶽一事。

其實,從古代一直到唐朝,一直有帝王祭祀西嶽華山,《書經·禹貢篇》載華山為“軒轅黃帝會群仙之所”,後人推測應該是黃帝在此與各部落酋長會盟。此後,華山聲名越來越大。《書經》、《資治通鑒》等書均記有“唐堯四巡西嶽”、“舜三巡西嶽”。據有關史料記載,秦昭王時曾命工匠鑿路搭梯登上華山。

自秦始皇首次祭祀華山以來,特別是漢唐之後,對華山的封號遞增,漢武帝時敕修西嶽廟前身集靈宮;漢元延二年,漢成帝巡查河東地區時,曾順路到祭拜華山。

直到唐朝,隨著道教興盛以及技術的進步,道徒開始居山建觀,逐漸在華山北麵沿溪穀而上開鑿了一條險道,形成了“自古華山一條路”。

唐朝的君王非常崇拜華山;其中尤以唐玄宗以與華山為本命,封華山神少昊為金天王為最。天寶九年,群臣請奏封禪西嶽,唐玄宗命人開鑿通往華山的道路,設立壇場。

李懷舊想,應該是新皇登基後,為了在全國百姓和文武百官前展示其一心為民為國的形象,所以搞了個祭祀西嶽華山,為民祈福的活動。

李懷舊心想:“唉,耗費大量錢財搞些沒意義的祭祀活動,還不如把費用花到賑災之地,朝廷的作法是本末倒置啊!這新皇看來也好不到哪去。”

兩人慢慢地往上爬,半天之後,首先來到了玉女峰。

“公子,很小的時候,我就聽老師說過這裏有個很美麗愛情傳說,但我差不多忘了,你於講一次給我聽好不?”滕依子拉著李懷舊衣袖央請,就像一個跟家長出來遊玩的小姑娘一樣。

李懷舊稍稍回憶一下,於是娓娓道來:

弄玉是秦穆公的女兒,她長得非常漂亮,而且很喜歡音樂,是一個吹笙高手。因此,她住的“鳳樓”中,常會傳出美妙的簫聲。

於是秦穆公就令工匠建了一座鳳樓讓她居住,樓前又建了一座高台,命名為鳳台。慢慢長大的弄玉覺得自己非常寂寞。她擅長吹笙,卻找不到知音。於是她就對秦穆公直說了她的擇偶條件:“一定要能吹笙,與我唱和的人,才能做我的夫君。其他的人,我都不願意嫁!”秦穆公很心疼她這個寶貝女兒,於是就派人到處去查訪,想為她找一個年貌相當的知音為伴侶。可是,有誰能配得上才貌雙絕,又堅持非要能吹笙的知音才肯嫁的她呢?這真的不是件容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