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浙江紹興山陰縣人,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主要作品:《石頭記索隱》、《中國新文學大係導論集》、《蔡元培自述》、《蔡元培美學文選》等。
蔡元培(1868-1940)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學家、科學家。字鶴卿,號孑民。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人。18歲設館教書,26歲中進士、點翰林,29歲授編修。1902年組織中國教育會任會長,創立愛國學社、愛國女學,均曾被推為總理。1912年 1月就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1917年主任北京大學校長,1928年後專任中央研究院長。1940年 3月在香港病逝。
蔡元培是20世紀初中國資產階級教育製度的創造者。他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集中起來就是用資產階級教育代替封建教育。他在主持教育部工作期間,曾進行了劃時代的改革。他提倡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教育,主張崇尚自然,尊重兒童,使其才能自由發展。在任北大校長期間,提出大學的性質在於研究高深學問,為此必須提倡學術自由,科學民主。他主張學與術分校,文與理通科。將\"學年製\"改為\"學分製\",實行選科製,積極改進教學方法,精簡課程,提倡自學。他的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為中國教育發展,特別是高等教育的改革,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學修身教科書》、《中國倫理學史》、《哲學大綱》、《蔡孑民先生言行錄》等,後人編有《蔡元培全集》。
蔡元培是舊紅學索隱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紅學上的主要貢獻是發表《石頭記索隱》一書,並與胡適進行了著名的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