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嚴重的財政危機(1 / 2)

五月二十六日,朱由校早早的醒來之後,就直接更衣起床了。他讓本來也想起床的慧妃繼續睡,自己則吃了點東西之後,就去上早朝。

朱由校準時來到皇極門和眾大臣太監見完禮後,就開始早朝議政。這次早朝除了鄒義和曹化淳外,其他的司禮監的秉筆太監也都像前兩次早朝一樣,站在大臣和皇上中間,不過他們站成的隊列和大臣們的隊列是垂直的。

一些不明所以的大臣就在猜測難道今天早朝議事依然和內廷有關,他們雖然知道現在內廷司禮監的權力,可是之前並沒有司禮監所有秉筆太監也參加早朝的慣例。

朱由校繼續叫秉筆太監們參加早朝,是因為的確有事和內廷有關,但是他主要的想法是讓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們參加早朝成為慣例。這樣有些話有些建議就可以讓太監們替自己說出來,這樣級別大臣們強烈反對,他這個皇上也不至於太被動。

在各部彙報完這幾日的工作的時候,禮部尚書孫慎行就迫不及待的站了出來開始奏事。

“啟奏皇上,禮部和司禮監共同負責營造的慶陵,現在先期的銀子已經用完。臣去戶部按之前的預算要銀子,戶部沒有給臣答複,臣這才向皇上稟報。”孫慎行雖然是公事公辦,可是對戶部李汝華也的確很有意見。

“啟稟皇上,戶部目前的確沒有現銀,之前的五十萬兩純銀中四十萬兩已經撥給兵部,這是上次早朝定下的事情。現在有些省份的夏糧稅賦還沒完全到位,所以營建慶陵要由戶部出的白銀,戶部現在的確拿不出。”李汝華聽到孫慎行參自己馬上辯解到,其實他這個戶部尚書現在當的頗為窩囊,戶部現在的確沒有銀子,他也沒辦法憑空變出銀子來。

“鄒義,你來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朱由校聽說這件事情是由司禮監和禮部共同負責的,所以沒有在孫慎行和李汝華答話,而是直接問司禮監掌印太監鄒義。

“啟稟皇上,營造慶陵之事是由司禮監和禮部共同負責的。營造慶陵之事是今年三月份才定下來的事情,當初預算是一百二十萬兩白銀,其中內帑出八十萬兩,戶部出四十萬兩,之前一共撥付六十萬兩了。現在這六十萬銀子已經用完了,可是工程還沒進行到一半。現在估計整個工程完工,要一百五十萬兩白銀。”鄒義對皇上解釋了下。

“為什麼和當初的預算差三十萬兩白銀怎麼多?”朱由校問到。

“這個,這個,之前並沒有為先帝營造陵墓。完全重新營造新陵根本不及,所以逼不得已在廢棄的景陵基礎上營建。三月份開工,七月份末就關龍門,工期隻有不到四個月時間,所有為了趕工期用的白銀就多了。當初預算之時,對此估計有些不足。”鄒義很無奈的解釋到。

“原來是這樣。”朱由校聽後唏噓不已,朱常洛自己這個名義上父親,可真夠悲慘的。不但悲劇的隻做了一個月皇帝,連死後的陵墓都是用的之前廢棄不用陵墓。

這件事怎麼辦呢?朱由校一時也沒了主意。消減營造費用也不太現實,因為朱常洛的這個慶陵即便是花一百五十萬兩,那也是非常寒酸的了。要知道朱常洛他老爹萬曆皇帝的定陵可是花了八百多萬兩白銀,連他叔叔潞王的陵墓都花了七百多萬兩白銀。當然那個時候國家財政的情況也比現在好不少,可是即便這樣一個皇帝陵墓花費一百五十萬兩也是非常少的。

其實關鍵問題是,就是他想消減也消減不了。所謂百善孝為先,而且死者為大,什麼地方都可以節省,唯獨在這個喪事上是毫無節省的可能性。如果自己這個皇帝消減營造陵墓的費用,肯定會背上不孝的罵名。

“皇上,工期耽誤不得,按照之前欽天監測算的日期,必須在七月二十九日合龍門,已經剩下不到兩個月時間,工程才完成五分之二。剩下的時間必須加班加點,連夜施工才行。”孫慎行看到皇上有些猶豫,繼續說明此事的急迫性。

“日期定在七月二十九日?欽天監定的麼?”朱由校有些納悶。

“回皇上,日期是當初欽天監定下來,為此事當初誠意伯劉蓋臣還專門進京一起進行了推算。”

“誠意伯?開國劉伯溫先生的後代?”朱由校有些好奇。

“恩,劉尚忠是第十二代誠意伯,有家傳風水數算之學。”徐光啟解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