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軍費難題(1 / 2)

五月二十三日,朱由校因為昨晚喝的有些醉而睡的很沉,到了起床上早朝的時間還是讓身邊的張嫣把他叫醒了。他張開雙眼,倒是沒其他的不適感,雖然他昨晚醉了,但是更多是因為喜悅而醉,並沒有喝多少酒。他醒來之後,又抱著張嫣的溫存了一會。

他起床更衣之後,先用涼水洗了把臉,提提了精神。接著吃了一點小點心,喝了兩杯開水,給身體補充點能量和水分。收拾妥當之後,又去吻了下還在床上的張嫣,就離開了乾清宮。

他現在覺得每次早朝對他來說都是一場考驗,他都要在去早朝之前盡量讓自己保持比較好的狀態。朝堂之上大臣們,或許對曆史趨勢的把握不如自己這個從後世來的人。可是在搞政治玩權術方麵,他自己除了皇帝身份有優勢外,其他方麵比那些混跡朝堂多年的老政客老狐狸老油條就差太多了。

在他胡思亂想之際,禦攆已經到了皇極門。他進入皇極門後,眾人給他見過禮後,早朝正式開始。於是內閣開始依次開始彙報過去幾天的工作情況,這些事情其實都已經做了決定,彙報情況很多的時候就是接受其他的大臣的質詢而已。因為這個環節,一般很少有什麼爭論,所以這個過程進行的很快。早朝的更多的時間都用在了後一個環節,大臣們當麵給皇上上奏,商議未決之事。

等內閣和各部的大臣們彙報完情況,朱由校就知道正戲現在才開始。重新打起剛才稍微有些鬆懈的精神,等待大臣們的上奏。因為他知道,他連續兩天把言官們反對重開皇店的奏折都留中不發,早朝上肯定有大臣會跳出去繼續說此事。

正如朱由校所想的,都察院左都禦史張問達首先出列,“臣有本啟奏:臣聞皇上留中了二十三本言官們的奏折,而且這二十三本奏折所奏為一件事,臣為言官之首,想替這二十三位言官當麵聆聽皇上對這二十三本奏折的聖意。”

朱由校聽完張問達的話,氣就不打一處來。這個張問達,竟然敢當麵讓自己做決定給他聽,真是囂張狂妄至極。他雖然非常生氣,可是也能把張問達怎麼著。張問達是都察院左都禦史,地位最高的言官,這就是張問達敢這樣說話的原因。

“張禦史想必知道那二十三本奏折所奏何事了?不知道張禦史是什麼看法?”朱由校明知故問道。

“回稟皇上,臣知道二十三本奏折所奏何事。二十三本奏折全是上疏反對重開皇店之事。臣也認為重開皇店百害而無一利,還望聖上重新考慮。”張問達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張問達表明自己態度後,都察院右都禦使鄒元標也進言附和張問達的意見,反對重開皇店。

“啟稟皇上,奴婢有話說。”見大臣繼續反對重開皇店之事,高時明這個皇店的上級負責人就站出來為皇店辯解。

“高時明,你說。”朱由校見其他大臣也想站出來附和,立刻同意了高時明的請求。

“啟稟皇上,上次早朝上楊漣已經就皇店之事向上疏過,皇店已經按照楊漣大人的意見做了改進。昨日首家皇店開張,奴婢就在那家皇店裏,並未有之前一些大臣們所說的種種劣行。”高時明以皇店實際的表現來應對大臣的攻擊。

見張問達還要說話,朱由校直接製止了他。“這件事就不要再議了,上次早朝已經議定。而且昨日已經首家皇店已經開張,張禦史以後可以多關注下皇店,看看新皇店是否真的你所擔心的劣行,是不是真的有百害而無一利。”

張問達和鄒元標退下之後,兵部尚書王象乾出列。王象乾是一員老將,頗有廉頗之風,人雖上了年紀,可是依然精神很好。

王象乾拿出奏折,開始上奏:“啟稟皇上,前幾日孫經略的奏折經過禦覽之後,交由兵部辦理。兵部之內早已經沒有多餘的純銀,臣就此事就去戶部撥銀,戶部也說無銀可撥。”

聽到王象乾的上奏,朱由校當然知道是怎麼回事。孫承宗從遼東前線奏折,他自然十分清楚內容是什麼。第一點是孫承宗要在利用遼東難民編練新軍,第二點是請求朝廷對在三月遼陽沈陽大戰中陣亡的將士們一定撫恤,第三點則是擴充在渾河大戰中表現在的白杆兵和重建表現同樣英勇的戚家軍。他當時看了奏折之後,同意後交由兵部辦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