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興平二年神亭嶺
正是正午,空氣中透著一股悶熱,讓人不免有些壓抑。幾隻飛鳥不知受了什麼驚嚇,齊刷刷的從嶺北往南飛去,嶺南下駐紮著一隊軍營,營寨大門緊閉,寨牆上偶爾有一隊巡邏兵走過,整體齊整卻又讓人覺得有幾分鬆散。
此時嶺北正有十三騎往嶺上馳來,駐足在嶺上,正朝著這邊的大營眺望。
為首一人稍前,其餘十二騎稍後一個馬身,但見為首那人年不過二十左右,生的卻是器宇軒昂,姿容嬌美卻又充滿陽剛之氣,腰細膀寬,身披白袍,內著烏金甲,手執長槍,立馬嶺上,好不威風凜凜。身後十二將也皆是目光精銳,充滿肅殺之氣。
此十三人正全力觀察著嶺下軍寨,在心中細細記下寨中防守分布,糧倉所在,直至半晌,才見那為首之人,拔馬回行。
眾人才剛行過嶺,忽聞身後有人大呼:“孫策休走”。
眾人回首望去,隻見有二將正馳馬飛來,但見為首那將白袍銀甲,猿臂熊腰,馬跨弓,手持槍,背雙戟,馳馬飛來,仿佛帶著一股山呼海嘯之氣,叫人心生畏懼。再觀身後那將,年不過十六七上下,卻生的身長八尺,濃眉大眼,姿顏雄儀表堂堂,手持一柄長槍,縱馬飛馳,其呼天嘯地之勢比為首那將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
孫策等人見此二人氣勢,便知來者非善,孫策將身後十二騎一字排開,自己一人橫槍立馬在嶺下等著。
那二將行至孫策身前五十步方才停下,為首那將傲然高叫道:“哪個是孫策?”,孫策回道:“你是何人?”,那人答道:“我便是東萊太史慈也,特來捉孫策”,孫策笑道:“隻我便是,你兩個一齊來並我一個,我不懼你!我若怕你,非孫伯符也!”。
太史慈道:“你便眾人都來,我亦不怕!”。說罷縱馬橫槍,直取孫策,孫策亦挺槍來迎。
兩馬相交,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程普等暗暗稱奇,心思這太史慈從未聽過,開始隻以為是某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將,卻不想武藝如此了得,現今天下,能與孫策大戰五十餘合而不分勝負的絕對不多,但他們在驚奇之餘也並沒有憂懼,他們認為孫策拿下太史慈隻是時間問題,隻希望孫策不要傷了他性命,以後好收歸己用。
與太史慈同來那小將也是暗暗稱奇,太史慈武藝他是清楚的,卻不想這孫策竟也如此了得,看來盛名之下無虛士,自己還是太小看天下英雄了,不過這一刻,小將的眼中仿佛閃過了一絲熱烈,那分明就是一種渴望。
那邊太史慈見孫策槍法無半點兒滲漏,於是佯輸詐敗,引孫策趕來。太史慈卻不由舊路上嶺,反而轉過山背後。
孫策趕來,大喝道:“走的不算好漢!”太史慈心中自思:“這廝有十二從人,我隻一個,便活捉了他,也叫眾人奪去。再引一程,教這廝沒尋處,方好下手。”於是且戰且走。
孫策那裏肯舍,一直趕到平川之地。太史慈兜回馬再戰,又戰至五十合。
這邊程普等人見孫策追趕太史慈遲遲不見歸來,不免有些擔憂起來,欲策馬一並去尋孫策。
太史慈同來那小將見太史慈未漏敗象,卻引馬敗走,而今遲遲不見二人身影,便明了此乃太史慈之計。此時見對麵十二騎欲縱馬去尋孫策,便自思為太史慈多拖延些時刻,以助太史慈擒拿孫策。
那小將於是挺槍而出高叫道:“太史將軍與孫策比武鬥藝,爾等難不成想做小人,以人多欺負太史將軍一人麼?”。
程普出麵答道:“我等自不會行那等小人行徑,隻是我家公子與太史將軍鬥藝,遲遲不見歸來,欲去探探究竟。”。
那小將笑道:“探什麼究竟,他二人比武正酣,吾等何必去掃了二人興致,我看諸將軍也是太無聊了些,不如小將與諸位討教一番武藝如何?”。
十二人聞聽此言,不免有些惱火,有些人眼中已現殺氣,那程普氣極反笑,打馬上前道:“小孩兒不知天高地厚,你欲以一人之力獨擋我十二人麼?”。
小將笑道:“既是比武較技,自是點到為止,我想眾位也不會傷了我性命的”。
程普正待再說什麼,隻見身後一騎飛出,口中大呼:“無知小兒,那天隻叫你有來無回”。
卻是那周泰,因是剛剛投奔孫策,尚未立功,怕孫策軍中其他人不服,因此就想在此展露武藝,也叫眾人知道自己不是無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