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都是嘯行的功勞,吾這是專程來道謝的。另外,吾此時也要急著離開洛陽城了,所以來告個別。”袁紹少有嚴肅地說道。
洛陽城外,曹操,袁紹皆站在傍晚吹起的風沙中,孫逸與鮑信也參加了此次送別。
“本初,一路小心。”曹操簡短地說了一句話,兩個人就這麼沉默著,久久都沒有說話。
過了好一會而,袁紹走過來拱手拜了下孫逸,對其道:“嘯行,在某眼中,汝是先生。某眼拙,一開始對先生不敬,某在此認錯於先生。待來日本初在河北立足,便親自請先生來某處,吾必以上賓待之。先生乃身倶大才之人,吾必敬之。”
袁紹又跟鮑信說了幾句話,最後鄭重地看了看曹操,然後轉身快步離去。
曹操看著袁紹遠去的身影,大喊道:“本初,某之誌向還曾記得否?”
“漢之大將軍,必為袁紹也,哈哈。孟德,汝呢?”袁紹大喊道,但一直未曾回身。
“漢之征西將軍,吾孟德誓取也!哈哈哈。”曹操也大聲喊道。
兩人在這洛陽京城外,在這黃昏朦朧時,卻喊出了讓人無比銘刻的豪言雄心。
而就在此時,董卓在自己的大將軍府內正生著氣。
“好你個袁紹,前段時間老夫討好你,還一直忍著你。如今吾已為大將軍,汝居然還不知好歹,汝真當吾不敢動你袁家不成?!”董卓想完直接喊道:“來人,讓華將軍來吾府上。”
華雄正在整備大軍,而與他一起練兵的還有一人,那就是李儒李文優!
一名傳令兵急忙跑過來,單膝跪地拜道:“華將軍,大將軍請您去大將軍府,有要事吩咐。”
“奧?那我馬上過去。”華雄答道。
“現在還是穩定洛陽民心,收洛陽數萬朝廷駐軍為己用為主,大將軍又有何要事呢?”李儒思來想去未能想起什麼,便快步跟上華雄與其一同去了大將軍府。
董卓看到到來的華雄與李儒後,急忙開口道:“華將軍,汝急帶百來精兵前去抓捕袁紹。吾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其必是吾未來控製大漢朝廷的絆腳石,還是早點除掉他為好!“
“諾!手下這就去!”華雄答道。
“慢!”李儒急忙阻止道,“大人,此事不可如此。”
“為何?那袁紹在朝廷上公然拔劍與我等對抗,長此以往別說控製大漢朝廷了,恐怕隻是他袁家便可與我等對著幹了!”董卓想起今早上的憋屈就按耐不住想要即刻捉拿袁紹。
李儒聞言笑道:“大人,此事沒必要如此。袁紹雖然罔顧大人之威,然其一無兵權,二無皇室支持,在洛陽之地不必擔憂此人。況且袁家多在朝廷為官,目前大人新統洛陽之兵,還未完全控製洛陽,故應行緩兵之策,收攏民心為主。對於袁家,大人可暫時置之不理,等日後吾等站穩腳跟後可一舉而定。”
“恩,文優所言極是,是吾被那袁紹氣糊塗了。那就先讓袁紹多活兩天。”董卓一付嘲諷地嘴臉。“文優,說到控製洛陽,那洛陽之兵可服從汝等之管教?”董卓突然想起來自己統領的數萬洛陽守衛軍,畢竟這是自己在洛陽真正的立足之本。
“大人請放心,吾命大人的西北大軍中所有伍長皆官升一級並分散於洛陽守衛軍各處,然後統領混編好的大隊兵馬。這樣時間一長,吾等便可牢牢控製此軍,到時候整個大漢朝廷可真的屬於大人您了。”李儒肯定地說道。
“哈哈哈,此事皆靠汝與華將軍之功。有汝等二人,吾掌洛陽朝廷之時已不遠亦。”董卓大笑說道。
“報~大人,探子在城外探到袁紹已經離開洛陽!”一名士兵跑進來說道。
“什麼?!此人居然跑得如此之快,哼!我此刻便派人就不信追殺不到汝!”董卓聞言驚道。
“大人莫急,此人雖逃出洛陽,然此時吾等確不應與袁家徹底鬧翻。袁紹逃離洛陽,然其叔父大漢司空袁隗還在,吾等隻要控製了袁隗,袁紹在外必不敢亂動。大人不如請聖旨,賜封袁紹一官職,以收其心,亦可穩天下袁家門第之心。大人,吾等此時首要關注地是完全控製洛陽!”李儒對董卓拜道。董卓聞言亦覺有理,便打消了派兵追殺袁紹的念頭。
已經逃離洛陽在去往河北路上的袁紹並不知道自己因為李儒的一句話才可以順利地逃出司隸之地,自己此刻正向著冀州方向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