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洛陽事變7(2 / 2)

中平六年七月,西北破擄將軍董卓受封於臨時大將軍,統領洛陽軍馬。自此,董卓開始假借何太後名義,采用懷柔與強硬兩方麵手段控製了大漢朝堂,竭力拉攏當時的大漢名士來輔佐他,以此來安天下之心,就連躲在家稱病不出仕的蔡邑也被他強行拉到皇宮任職。前段時間臥病在家的司徒王允聽說董卓的暴行後便跑到朝堂怒斥他的卑劣行徑,但因為何太後的支持,使得其也無可奈何。

一個月後,也就是中平六年八月,皇宮內,董卓覲見何太後。

“董愛卿,此來朝見所為何事啊?”何太後一臉笑意地說道。自從董卓尊奉聖旨控製了洛陽兵權後,何太後對於袁氏家族的擔憂總算是少了很多,最近過得也算舒心。

董卓直接站了起來,不再跪拜,對著何太後說道:“太後,從今往後吾便不再跪拜與您了。雖說當今皇上年幼,但自古以來太後以此為借口擅自涉獵政權,總歸不妥吧?”

“董卓,你什麼意思?!”何太後聞言頓時驚怒,她怎麼也想不到董卓會突然向其說出這種大逆不道之話。

“太後,吾現在已控製大漢朝堂。吾董卓不想壞了祖宗規矩,隻想讓少帝劉辯在朝堂問事即可,太後您就好好安度晚年吧。吾想洛陽城的數萬守衛軍與大漢朝堂的臣子們應該也想您如此吧。”董卓一臉奸詐地說完,然後轉身便離開了。

“你~”看著董卓離去的背影,何太後氣憤異常,但聽董卓的話語,其氣勢便弱了很多,也沒敢讓董卓站住。

之後董卓更是囂張非常,先是軟禁了何太後,在朝廷更上總是目中無人,根本不拜漢少帝,凡事全是董卓一個人說了算。衛尉張溫對董卓的目無大漢天子的行徑痛恨異常,多次在朝堂之上當著眾大臣的麵抨擊董卓的無禮。董卓對其也是忍了很久,就來朝廷內傳出張溫與虎賁中郎將袁術勾結對抗朝廷,董卓便順勢以此“莫須有”的罪名笞殺張溫,一時之間全城之人對董卓忌憚非常,除了一個人,那就是孫逸。

“董卓此人果然如曆史上這般,心狠手辣,全無朝綱,真這麼發展下去恐怕馬上要廢帝了!”孫逸看到此景象喃喃自語道,“這事情得告知孟德一聲,讓他們想辦法對付董卓,吾雖不能阻擋曆史的進程,但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董卓為非作歹!”

“什麼?孟德一早便被宣旨進了朝堂?”孫逸對著曹府的下人問道。

“回先生,確實如此。大人走時還比較匆忙,聽說所有朝中大臣都被叫了過去。”那人說道。

“看來今日是見不到孟德了,唉,不知道董卓又要做什麼。”孫逸邊想邊回到了自己的住處。

當日下午,孫逸還在自己客棧的桌子旁喝茶,來到東漢末年後,不知什麼時候起,自己居然養成了喝茶甚至品茶的習慣。

“砰砰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響起,然後曹操便直接走了進來,複轉身將門關好。

在孫逸奇怪而又充滿詢問的目光中,曹操急促地喘著氣,拿起桌子上泡好的茶水一飲而盡,大喘了口氣說道:“嘯行,這董卓果然是天底下最可恨之人!”

孫逸知道必是發生了什麼嚴重的事情,不然不會讓三國梟雄的曹操如此失態,果然曹操說出了重磅消息,“董卓要廢漢少帝,另立陳留王為帝!”

孫逸聽到這句話後並沒有表現出多大的吃驚,他是在歎息,歎息曆史的車輪,歎息自己的後知後覺。“或許這個戰亂的年代終究不會因為我的到來而有所改變吧,不過現在才剛開始不是嘛,我必須改變曆史!”孫逸暗暗想道。

“嘯行果然非常人,聽到此消息後居然如此鎮靜。”曹操看著孫逸,點了點頭。

“董卓心狠手辣,野心極大,這事情早晚會發生。隻是吾等作為大漢子民應為大漢天下著想,想辦法除掉董卓!”孫逸開口道。

“不錯。董卓作為西北駐防之人,卻偏偏賴在京都不走,還千方百計控製洛陽重兵,必行為不軌,現在居然還想做讓天下人人唾罵之事。”突然走進來一人,邊走邊說著。曹操見到此人笑著站起來,對著孫逸說道:“嘯行,某來介紹下。此人為騎都尉鮑信,字明義。明義,此人為孫逸,孫嘯行,其有大才。”

“能讓孟德稱之為大才之人的人,必非常人。某鮑明義,見過嘯行。”鮑信極為和氣地說道。

孫逸自然知道鮑信是誰,也知道這位在曆史上其實是一位有很高見識的將軍,隻是他的早死讓人感到惋惜。孫逸聽完鮑信的招呼,沒有說什麼,但是卻鄭重地拱手拜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