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少年,軟弱無力地趴在地上,全身傷痕累累。
“小癟三,如何,知道本大爺的厲害吧?”一個胖子站在他的身前,仰天大笑道。
看著前方正在得意洋洋獰笑的胖子,少年緊捏著雙拳,猶豫了片刻,終於一咬牙,緊閉雙目,低聲念到:“比大海更遼闊深沉,比高山更巍峨偉大,比天空更廣袤無垠,我那尊敬的法神大人啊,我傑克願意以我的靈魂生命為獻禮,請你賦予我最強大的力量吧……”
————————————————————
王天動感到自己很倒黴,非常倒黴。
他是一代八極拳宗師,是八極拳大師霍殿閣的關門入室弟子,一身武功深不可測,曾經有人讚譽,他在八極拳上的造詣,甚至超越了他的師祖——有“神槍李”之稱的八極拳傳奇宗師李書文。
當然,這可能隻是其他人的奉承,但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王天動的功夫確實很高。
至少,他在整個溫哥華,的確是打遍天下無敵手,這點在溫哥華的武館裏頭,沒有一個人會懷疑。懷疑的人,都死了。“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這個“武有八極定乾坤”,說的就是八極拳。“八極”的意思,是發出的勁力,可以到達四麵八方的極遠之處。八極拳的動作樸實簡潔,剛猛脆烈,多震腳發勁動作。八極拳原流傳於河北滄州一帶,為地方拳種,創始者為清朝初年的吳鍾。清末時,因黃四海、李書文等人而聞名中國。
王天動的授業恩師霍殿閣,正是有神槍李之稱的李書文的大弟子。這位霍殿閣,不僅是武功高手,更是末代皇帝溥儀的武術老師兼護衛,在曆史上有康德第一保鏢之稱。在三十年代末,王天動在霍殿閣門下練武十年,終於學藝有成,感到國內局勢動蕩,因而漂洋過海,遠赴萬裏,去到了不受戰爭波及的加拿大。
王天動這樣做,一方麵是為了避難,找個穩定的安身立命之所,另一方麵,則是遵從師父的囑咐,要把八極拳開枝散葉,光大門楣,讓八極拳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退一步來講,即使王天動能力不足,或者運氣不好,無法把八極拳發揚光大,但是這樣做,至少也保留了八極拳一脈的傳承,為八極拳的宗門留了一條後路。從日後熱武器越來越強勢,國術越來越凋零,在國內甚至麵臨要斷絕危機的曆史發展趨勢來看,王天動這一舉動,的確很有遠見。
王天動剛開始到溫哥華,也是打算正式開辦一個武館,規規矩矩地教授徒弟,傳授八極拳的技藝,而他自己也要勤加練習,期望自己能成為像他師祖“神槍李”李書文那樣的一代宗師。
然而溫哥華表麵上看似不受戰爭影響,安定繁榮,但其實內裏幫派林立,更因為當地白人對黃種人的歧視,製定了各種限製的法規。而原來的武館為了自己的利益,也竭力阻撓新武館的成立,免得被新武館瓜分了自己的客源。
在多方勢力阻撓之下,王天動隻身來到溫哥華一年多了,竟然連一個小武館都開不成。
王天動畢竟年輕,血氣方剛,看到自己這一年多來,不僅武館開不成,甚至連填飽肚子,也是勉為其難。一怒之下,把心一橫,怒道:“老子幹了!”
王天動要幹什麼?他要踢館!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本來,王天動隻是想和氣生財,不阻礙其他同行的生意。然而既然同行不願意給他一口飯吃,他又何必讓同行有飯吃?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憑借著自己的一雙鐵拳,王天動開始了轟動溫哥華的踢館之路。
北腿武館,館主盧天峰,精擅七十二路譚腿,被王天動上門挑戰,才交手五招,就被王天動擊殺,北腿武館至此解散。
南拳閣,閣主洪天壽,精通洪拳,在茶樓被王天動叫陣,交手僅僅三招,就被王天動擊至重傷,南拳閣關門大吉。太極武館,館主孫川揚,一手以柔克剛的太極拳,罕有人敵。然而與王天動對打,僅僅一招,就被王天動打斷手臂,武功全失,太極武館的門匾,被王天動一拳砸個稀巴爛。
螳螂門,八卦門,演武閣……一個個武館館主,被王天動逐一擊敗,甚至乎,一些小武館,一見到王天動登門拜訪,馬上主動關門大吉,不敢與王天動一戰。
王天動至此名揚溫哥華,有數十弟子追隨,其中更有幾個富家子弟,願意出資,為王天動建立八極武館。
然而,就在八極武館成立之際,王天動卻在路上遭到了伏擊。五十多個彪形大漢,把街道前後左右圍堵住。每人手持一支衝鋒槍,黑色的槍口死死對著他,砰砰砰砰地就是一頓密集式的猛射。
任憑王天動武功如何出神入化,但終究還是血肉之軀,幾經掙紮,終於死在了亂槍掃射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