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關於小鎮,關於歌
聖國無疆,若真論起疆廓,便是那分割南北的天河。
天河無疆,便是真的無疆。
天河以北,乃是聖國,以南,便是妖靈族修行的妖國。
自古,水火難容,妖與人自然更是難容,所以,便出現了天河。
自古,邪不勝正,代表正義的人族修行者,自然便高踞上風。
自古,天意難測,所以即便人族與妖族在上千年的抗爭中,都是處於絕對優勢,但仍舊無法一統。而天意難測的更好證明,則是在一個很平常,平常得令聖國億萬子民都無所察覺的日子裏,悄然發生了。
那一場關於天意的捉弄,聖域中很多神靈都不遠多語,因為他們亦不知詳情。十方聖人或許知曉全部事情的來龍去脈,但他們貴為聖人,並不需要對這片他們更替庇佑了不知多少個千年的疆域,多說些什麼事後的廢話。
所以,即便是那場大事發生了,在聖域,在王城中也很少能聽見關於那事的風聲。偶爾有些閑言風語,但亦都隻如普通的和風細雨般,一撫而過,除了一些極細微的痕跡,很快便消匿在了所有人的眼前,記憶裏。
就如這般,過了十六年。
十六年光景過了,這件事情應該再無人會提及,因為在十六年前那等風口浪尖,都未曾有太多關於那一戰的人或事被那一戰有關的人或事提及。
事到如今,即便是當年都不願意過多提及的人或事,現在又怎麼會有人拿出來說呢?
……
聖域有五聖殿,如五座高山支撐著北方的這片蒼穹,萬年不倒。五座高山上有十根聖柱,遮掩著外來的風雨,令聖地風調雨順。
王城中有四靈宮,如四尊王神,守護著五座聖山,十方聖人;四靈宮中有千萬劍,如四尊王神身前最鋒利卻堅固的盾。
聖域王城外,乃是凡土。
凡人修行的土地。
……
無憂鎮,便是聖國億萬萬裏疆域中,最平凡的一塊土地。即便這裏靠近天河邊緣,一些強大的封妖師,偶爾會來這天河分流處碰碰運氣。如果前來的封妖師,運氣真是好到家了,在這條河中煉出一兩滴靈髓,他們自然會眉開眼笑,稱這裏為靈土。
若他們眼神不濟,半滴靈髓都未弄到,他們會破口大罵,這裏仍是凡土。
所以,在讓很多封妖師無功而返,氣得跳腳之後,無憂鎮一如既往的重新響亮地被冠上凡土之稱號。
不過,這樣的稱號對於一個不喜殺戮,熱衷真善的邊陲小鎮來說,何嚐不是一種恩賜?
他們本不喜那些修為高絕,自命不凡的修行者大駕,所以更不會在意他們的褒獎,在頭頂天河分流光環的無憂鎮,迎來了一段修行者來往不絕的喧囂時光,最後終於是清淨了下來。
為了表示那種令他們很不喜的喧囂氣氛徹底消弭在小鎮,於是小鎮中最具文采的私塾先生,竟主動放下迂腐身段,作詩一首,以表內心愉悅之情——
你我皆凡人,共生人世間,終日奔波苦,無非力與權。
你自命非凡,我甘於清閑,你王宮貴宿,我布衣度年。
若真是王侯,若真是神仙,你自當高貴,你自當千年。
若沒有貴氣,何來錦衣食?若隻是凡人,何不放歌始?
……
這首詩無疑是極棒的,在整個小鎮內大肆傳頌,即便是小鎮上生意極好的油坊夥計,也忍不住抽空學會了去,在日常工作中哼唱,於是,這首大詩作,也被冠以了打油詩的稱號。
似是打油詩這個稱號,讓那位作詩的老先生有些覺得不妥,卻又無力阻止油坊夥計工作始與工作餘的消遣之樂,便開始覺得有違前賢學問,竟再也沒有書寫大作,以抒胸臆。
打油詩一事,原本隻是這個小鎮上一個很具亮點的小插曲,極盡風靡。但富有音樂細胞的樂師,覺此首打油詩傳唱頗廣,且聲律有序,便煞費了一番苦心,為其譜了一個旋律動聽的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