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就好比是這個時代璀璨的明珠,如果能夠用於正途,那麼必將會發揮出他應有的光輝。
正如剛才所說的,二人注定是生死大敵。唉,難道結果一定是這樣的嗎?
陳衛看著眼前,才識超群,足智多謀,出謀劃策,功績卓著,曆史上卻英年早逝的郭嘉,不見感到一陣惋惜。真的是天妒英才。如果曆史上郭嘉沒有早亡的話,那麼曹操或許早就能夠一統天下了。以至於後來曹操赤壁戰敗後的退卻路上,發出這樣一聲孤猿泣血般的哀歎: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可是要是陳衛現在就殺了郭嘉,或許可以除去曹操的一大助力,對呂布,對自己來說絕對是有益的。但是,這樣一來,陳衛感覺很可惜。這樣的人,不應該這樣死去。
有時候陳衛也很矛盾,特別和郭嘉相處的時候,更是被郭嘉的才學和對民生大計所折服。這樣的人,如此就病死,實是可惜。
拋卻煩惱,陳衛決定不再去想這個問題。管他呢,一切隨緣吧。
“如果日後我主消滅呂布,那不知陳兄會如何自處?”
說真的陳衛從未想過這個問題,所以一時不知怎麼回答。
“那如果是呂布消滅了曹操,那不知郭兄會如何選擇?”憋到最後,陳衛憋出了這句話,說完,不再理會郭嘉,而是徑直離去。隨後身後傳來郭嘉放蕩不羈的笑聲。
第二日,陳衛便和郭嘉向甘寧辭行。原本甘寧說什麼也要留下陳衛一行人在水寨中多停留幾日,當然甘寧是想和陳衛切磋切磋。不過甘寧知道郭嘉是想去襄陽尋張仲景先生求醫,便放棄了執著。
也不知甘寧怎麼會有那麼大手筆,弄了一座很大的商船,甚是氣派,足夠容得下陳衛等一行人。乘坐樓船,陳衛一行人順著淯水南下,向襄陽而去。
經過兩日的行程,眾人終於到了襄陽。襄陽,這座古城,就像一瓶陳年老酒似的,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韻味。讓後世的陳衛感受了一種古典的氣息。
襄陽縣始建於西漢初年,以縣治位於襄水(今南渠)之陽而得名,轄漢水以南、中廬縣以東、以北的地區。
襄陽原本是一座小縣,因為劉表入主荊州後,將荊州的治所搬遷之襄縣,改命襄陽,才使得這襄陽成為了荊州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這荊州牧便是劉表劉景升。董賊之禍時,劉表曾經單騎赴荊州。與中盧縣人蒯良、蒯越和襄陽人蔡瑁等人共謀大計。當時荊州宗賊昌盛,,袁術屯於魯陽,手下擁有所有南陽之眾。吳人蘇代為長沙太守,貝羽為華容長,各據民兵而於當地稱霸。劉表派人往誘宗賊,皆斬之,後又襲取蘇代、貝羽,並其眾。又派蒯越與龐季前往襄陽城中勸降張虎陳生等人。自此,劉表便坐擁荊州。
劉表坐上了荊州牧的位子後,便開始大力治理荊州。劉表勵精圖治,有條不紊,貢獻良多,體現出一代能臣的本色,把荊州治理得有聲有色,之前“人情好擾,加以四方震駭,寇賊相扇,處處糜沸”的荊州,變成了“萬裏肅清”的東漢後期最後一片樂土。
因此,這荊州才才會如此的繁榮昌盛,是東漢末年,唯一的一個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的州。以至於,當時很多人士子、人才安居在襄陽。
最著名的當屬那南陽諸葛亮,和龐統了。這二人,陳衛可是很有印象。此次來襄陽,陳衛便是打算去拜訪二人,當然不懷好意的意思也有。
前麵說到的龐季便是這龐統的叔叔龐德公。對於此人陳衛知道的不多,隻知道這龐德公乃是這襄陽的一個大家族。至於諸葛亮,他的哥哥諸葛瑾現在在廬江做太守,憑借著這種關係,想必,會見上一見吧。
襄陽城中街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一片溫馨,喧鬧的景象,比之徐州治所下邳還要繁華。這劉表曆史上雖不是個明主,在亂世中,采取的又是守土的策略,終為曹操所滅,但是在治理荊州上,的確是一個能臣。但看這襄陽的百姓,從其臉上的笑容,和城中各種喧囂聲,吆喝聲,以及如旗幟一般林立的酒肆,就不得不讓陳衛佩服劉表的治理能力。
“他奶奶的,大哥,這襄陽比下邳還要繁華啊。”秦宜看著城中的景象,似是嫉妒的說道。
“嗨,難道這不好嗎?總比到處都是餓殍要好的多吧?”陳衛瞪了秦宜一眼。
秦宜立馬縮回了頭,訕訕笑了笑。
“這不是陳將軍嗎?”就在陳衛和郭嘉等一行人在城中尋找落腳處的時候,不知什麼時候,從身後傳來一聲熟悉的聲音。
PS:第二更道。來得晚了。見諒!求收藏,推薦,點擊。
另外感謝‘剩話喂雞’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