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錦帆賊(1 / 2)

在戰略上,周瑜也是傾向主動進攻九江郡,奪得一二城池,以為日後進軍中原的根基。孫策占據了江東,可以憑借著長江天險,自然可以穩居江東,和天下群雄鼎足而立。但是這卻也是致命的。要想立身於亂世,沒有問鼎天下的雄心,必將會為其他諸侯所滅。而長江以北的城池才是自己大軍能夠跨江進攻中原的根基。沒有了城池以北的城池,日後江東將會時時刻刻處於被動狀態,就如同一個女人一樣,江東不過是一個少女的最後屏障。沒有了長江天險,那下一刻的命運將會是我為刀俎汝為魚肉。日後,如果呂布有覬覦江東之心,隻怕這長江天下也阻擋不了。

但是周瑜考慮的不僅僅是未來,也是眼下。

孫策新得江東,人心浮動,士民並沒有完全歸附。江東又是個士族盤橫之地,又有山越為禍,難保在孫策昏迷不醒的時刻,會有人聚眾反對孫策。畢竟孫策攻占江東的時候,就已經殺了不少沒有臣服於孫氏的江東士族,雖然直接的鎮壓了反對勢力,但也間接的增加了孫氏和江東士族的仇恨。如今江東雖然那些大的士族已經表麵上臣服於孫氏,但是對於那些士族看重的還是自己的利益,對於孫策這個外來戶,他們並沒有多少的忠心。這才是周瑜擔心的地方。

孫策昏迷不醒,自己就要幫助孫策穩住江東,防止江東會發生叛亂。兩利相權,周瑜決定撤兵回江東,隻是屯重兵於丹陽以北的石城,同時派大將鎮守,而自己則是率領大軍回到秣陵。同時對於顧雍及時撤兵會江東的做法,周瑜也表示讚同。畢竟現在時不我與,保住實力才是關鍵,一邊應付即將有可能麵對的江東士族的叛亂。要知道,丹陽以西的豫章還有華歆並沒有歸降孫策,周瑜不得不防華歆會勾結江東的世家,會起兵作亂。

這些江東世家也是勢力錯綜複雜,周瑜雖然知道這些世家對孫氏基業的威脅,但是苦於這些世家存立於江東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曆史,一時難以根除。所以,周瑜隻是勸孫策一邊安撫,一邊打壓。但是短時間內,這效果也隻能進展緩慢。

當然周瑜在大軍撤回江東的時候,命人沿長江造了許多烽火台,以做警戒和傳遞信息之用,為的就是防備九江郡的呂布。

隻是,呂布此時的心思並不在江東。雖然魯肅和劉曄勸呂布,應以進攻江東,將江東作為基業的根本,但是呂布卻時時刻刻不忘記賈詡當日給自己的所謀。

如今天下諸侯,實力強大的當屬河北的袁紹。袁紹在消滅公孫瓚後,已經雄踞幽、並、冀、青四州,擁兵數十萬,戰將上千,謀士如雲,真的可以說是稱雄於漢末。

原本袁紹的地盤和呂布的徐州之間還夾著個兗州曹操,袁紹要想南下進攻呂布,必定會先和曹操激戰。但是呂布擔心的是自己和袁紹的關係,會讓曹操和袁紹二人聯合,先攻伐自己。

呂布在誅殺董卓後,曾經投奔過袁紹,幫助袁紹擊敗了實力強勁的黑山賊張燕。但是卻讓袁紹顧忌自己的實力,那時袁紹就已經暗生殺自己的心。所以,對於袁紹,呂布也並無好感。同樣,和曹操也一樣,呂布和曹操的關係也是出於仇恨狀態。再說,曹操和袁紹的關係,比自己和袁紹的關係要算和睦的多了。自己乃是六郡良家子弟,自不為關東士人所喜,所以,呂布在得知孫策撤兵後,並沒有下令追擊。隻是留下了三千人鎮守曆陽,以紀靈為九江郡都尉,以史渙為參軍,協助紀靈守曆陽。

呂布仍以陳登為九江郡太守,以韓浩為九江郡郡丞,以楊弘為九江郡功曹,安撫九江郡。

呂布則是領著大軍,會合劉曄和魯肅後,又召回了廣陵的張遼,留曹性守廣陵。共起馬步軍兩萬前往沛國的高順處。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說就在呂布和孫策對峙於曆陽時,另一邊,陳衛在涅陽縣沒有找到張仲景後,卻意外的遇到了郭嘉。於是又改變了主意,便和郭嘉一起南下去襄陽,再拜訪張仲景。陳衛此次便是鐵了心將張仲景‘裹挾’到自己的陣營中。因為張仲景就像一顆埋在沙子中的金子,他的光輝被沙子所阻礙。但是陳衛卻相信,自己卻可以讓這顆金子真正發揮出他應有的光芒。倒不是說陳衛又多偉大,不過利民利己,這也算是善良的目的。

一路上,陳衛見無聊,也和郭嘉聊了起來,從聊天中,陳衛被郭嘉的博學和見識所折服,雖然他的觀點在後世並不一定適用,但是身處於這個時代,卻不是陳衛可以理解的。

而陳衛這個半吊子,也隻能大部分讚同郭嘉所言,並沒有去辯論什麼。隻是因為,陳衛知道,就算自己能夠辯論勝了郭嘉,那也不過是毫無實用。倒是對於,民生大計,陳衛倒是有自己的獨特見解。這份見解,倒是讓郭嘉耳目一新。郭嘉並沒有因為自己所學淵博而聽取不了別人的言論,反而對於陳衛的口中的新穎的言論而心生好奇。一時倒是忘了二所人身處是不同的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