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兵分兩路,陳衛領兵(1 / 3)

PS:求支持啊!後麵就是一連串的戰爭,是鐵血爭霸了,十三求支持啊。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

————————————————————————

《三國誌注》引《吳書》說,魯肅為人方嚴,寡於玩飾,內外節儉,不務俗好。治軍嚴整,禁令必行。雖在軍陣,手不釋卷。又善言論,能屬文辭,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周瑜之後,肅為之冠。

說的通俗點,就是魯肅是個文武雙全之人,胸中滿腹韜略,而且此人最主要的就是有遠見,目光長遠。

曆史上魯肅遷居東城時,袁術辟魯肅為東城長,而魯肅見袁術不能成大事,毅然不受。後魯肅投靠孫權,與孫權談論,明確提出了與曹操、袁紹三分天下的想法,這就是最又名的《榻上策》,後來由於魯肅窮其一生連蜀對抗魏國,期間又是一個人單刀赴會,和關羽談判,逼迫蜀國割讓荊州三郡,曆史上真正單刀赴會的是魯肅,而不是關羽。正是因為魯肅促成吳蜀兩國聯合,才有三分天下。隻不過後來,呂蒙消滅了關羽,奪得荊州後,以至於蜀吳兩國相繼被魏國消滅。可見,魯肅以江東百姓著想,提出了聯蜀抗魏的戰略,這就足以證明魯肅的遠見。同時,魯肅還是個儒將,統兵之才,不亞於當世的猛將。可以說,魯肅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陳衛一邊打量魯肅,一邊在腦中快速的翻看著曆史的記憶。一時楞神,呆立在當場。

麵對陳衛的驚訝,張遼和陳登則不明所以。莫非他們認識?

不太可能啊,要是他們認識,子忠應該會發現魯肅的才能的。這魯肅因為黃巾之亂和諸侯割據,才舉家遷往這東城縣。要不是這次和高順共同夾擊九江郡,也就沒有機會屯兵於東城,也就不會有呂蒙的舉薦魯肅了。

當魯肅來的第一天,陳登和魯肅坐論天下大事,發現魯肅心中所學不亞於他陳登。陳登自詡自己所學,非一州之才可比,但是和魯肅秉燭夜談後,發現魯肅真乃奇才,二人便惺惺相惜。張遼也是很尊敬那些有才之士,於是雖然還沒正式拜呂布為主,但是早已經將魯肅當做自己一方的人了。等這次戰役結束後,便將魯肅正式舉薦給呂布。

所以陳登和張遼都道抑或不定的眼神看著陳衛。而魯肅則保持那份溫和的笑容。

被陳登和張遼那怪異的眼神盯著,終於讓陳衛從思緒中回過神來。

“呃,那個,請恕子忠失禮了!還請子敬先生見諒!”陳衛向魯肅拱手歉意道。

魯肅畢竟是初來乍到,又是個溫和的長者,自然不會恃才傲物,對著陳衛回禮道:“肅見陳將軍是性情中人,豈敢怪罪陳將軍。”

陳登見陳衛疑惑,於是解釋道:“子忠,你有所不知啊。這子敬乃是子明的結義兄弟,這次我大軍駐紮在東城,才會有子明舉薦子敬之事。“

“哦,原來是這樣。曆史上是說魯肅和呂蒙結拜之事,但是沒想到他們一早就認識了,這倒是出乎自己的意料。”陳衛在心中想道。

張遼這時道:“子敬先生,有一點也許你不知。這子忠在我軍中,可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不管是對待下屬將軍,還是普通的士兵,抑或是平民百姓,都從來沒有官威。所以你就不要叫陳將軍了。跟我一樣,叫子忠吧。”

一旁的陳衛無奈的道:“唉,文遠,我想說的都被你說了,我還能說什麼!”

“哈哈哈!”

幾人相視一笑,感覺氣氛親熱的很。魯肅新來,也被這種氣氛所感染,當下道:“那好,我年長與子忠,我便喚子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