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第二更到。(求收藏、推薦,點擊!)
————————————————————————————
借著月色,袁術的六萬大軍悄悄的繞道向著南城門而去。而廬江城中似乎還是一如既往的寂靜,沒有絲毫的動靜。得到斥候消息的回報,袁術心中則是暗喜,不過麵上卻故作鎮靜,對著大軍道:“加快點行軍。”
夜色較黑,正好給了袁軍行動的好時機。未免引起城中守軍的警覺,袁術讓大軍全都沒有打著火把,馬嘴銜枚,用棉布包裹著馬蹄,大軍分數批,而且還是遠遠的繞道,離城幾十裏,然後再折道向著南城門悄悄而去。
等到南城門十裏之外時,大軍已經集合好了隻等袁術一聲令下了。
袁術於是命張勳和楊大將二人各自領兵一萬,距城五裏處,埋伏在兩側,二人得令而去。袁術自己則領餘下兵馬一邊原地休息,一邊在等待消息。
三更時分,隻聽一個斥候從遠處飛馳而來,來到袁術身前,跪拜道:“主公,南城門樓上豎起三根火把,並且又響起三聲鑼鼓聲。”
袁術聽後大喜,這正是與喬國老約定的暗號,於是袁術命楊奉和韓暹而二人領兵二萬率先入城。自己則是在後軍領餘下兵馬。兩支軍馬悄悄的向著城門而去。
到的南城門百步時,隻見吊橋豎起,城門緊閉。袁術正在疑惑間,卻忽然聽到吊橋掉落地上,發出一聲轟隆聲響。於是袁術不再猶豫,大喝道:“走!”
楊奉和韓暹二人率先領兵進城,也不管城門處開門的小兵,直接領軍進城,向著城中的府衙而去。
而袁術見楊奉二人進城,心中大喜,於是也命令大軍向著城門而去。
話說楊奉和韓暹二人正領兵一萬,向著府衙而去。一路上隻看到民房緊閉,不見任何一人。而且己方大軍發出的震天的聲響,城中似乎沒有動靜。
心下疑惑間,隻當是城中守軍還沒有發現,於是便催促大軍向著城中的府衙而去。
快要到府衙時時,忽然一聲梆子向,接著就是從街道兩旁的民房上亮起無數的火把,瞬間就將大街照得亮堂起來。接著又有無數個士兵開始在火把旁湧現出來,然後紛紛彎弓搭箭,瞄著己方。
楊奉和韓暹二人心下大驚,相互對望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恐懼。此時那還能不知道中計了。現在也管不了到底是怎麼回事了,二人眼神示意,就要開始後撤,還沒等二人行動起來,忽然背後湧出一軍,隻見一人白馬銀槍,坐下雪白色的戰馬,橫槍於後,身後湧現出無數的士兵,堵住了楊奉和韓暹大軍的去路。
忽然,又一陣聲響,楊奉和韓暹二人有轉頭向前看去,卻是一人,在火把的照亮下,看到來人身披火紅色戰甲,多頂束發冠,胯下火紅色戰馬,手握方天畫戟,猶如戰神一般,擋住了去路。身後又有無數士兵從後陣湧來出來。接著傳來一陣陣調兵的聲響,刀盾兵紛紛立於陣前,長槍兵立於陣後,接著就是弓箭兵,紛紛彎弓搭箭。那發出森寒的箭矢在燈火的照耀下,發出刺眼的光亮,直射袁軍士兵的雙眼。
要說這些弓箭兵手中的箭矢給袁軍士兵帶來的驚懼緊緊是來自於身體上,那麼在陣前的那個威風凜凜,手握方天畫戟,坐下赤兔寶馬的呂布,帶給這些袁兵的震撼,則是來自心底。
當日百騎在自己的數萬軍陣中縱*橫馳往,勢不可擋,最後更是以一人殺的自己數萬大軍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畫麵還猶自在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今日又見到了這個殺人魔王,豈能不懼。身後兩萬士兵個個臉色蒼白,就連握著兵器的雙手都不自覺的顫抖。
沒錯,攔住楊奉二人去路的正是呂布和趙雲。二人各領兵三千,街道民房上兩側各有一千的弓箭手。
呂布卻不給袁軍緩氣的機會,趁著敵軍愣神的一刻,大喝道:“放!”
街道民房上的弓箭手,和呂布身後的,共有三千的弓箭手,三千隻利箭猶如蝗雨一般,鋪天蓋地而來,袁軍士兵身穿單薄的皮甲,又怎麼能夠抵擋住利箭的貫穿力呢?頓時就將袁軍士兵紛紛射倒一片,有的直接被射成刺蝟,立時斃命。還有的則是中了數箭沒死的,倒在地上哀嚎不已。袁軍陣中立時慘叫聲連連。
而立於陣前的楊奉和韓暹二人則是武藝稍高強點,揮劍撥開了箭矢,所幸的是沒有中間。但是二人還沒來得暗自慶幸時,隻見呂布又喝道:“放!”
頓時又有數千隻箭向著袁軍陣中飛來。
楊奉二人此次反應還算及時,忙淒厲的喝道:“舉盾!舉盾!”
有些士兵反應較快的,舉起木盾,則一時幸免於難。有的則是反應慢了點,立刻就被帶走了性命。
兩番箭雨過後,本來密集的大軍就好像被梳理一般,變得稀疏起來。兩番輪射,就有四千士兵死於弓箭下。屍體散落一地。
第二掄箭雨過後,這次不等呂布命令,那楊奉二人便命令士兵死命的向後陣突破而去。
見此,呂布也喝令了弓箭手停止射擊,大喝道:“掛弓,抽刀,殺!”說完一馬當先,挺戟躍馬,往袁軍中殺來。